乡村频道新闻热线:
0371-65791999
【健康科普讲堂】蔡栋阳:守护脊髓健康 深入了解脊髓血管疾病的诊治之道
发表时间 2024-09-30 18:53   阅读 67897

健康大河南讯:(文|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复合手术外科主治医师 蔡栋阳)脊髓血管疾病,作为一类由脊髓血管系统异常引发的复杂疾病,其发病率虽低于脑血管疾病,但因其对脊髓功能的严重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将深入探讨脊髓血管疾病的类型、症状、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旨在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促进早期发现与科学治疗。

一、脊髓血管疾病概述

脊髓血管疾病是指由于供应脊髓的血管发生阻塞、破裂或畸形,导致脊髓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这些血管包括椎动脉、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等,它们共同为脊髓提供必要的血液供应。脊髓血管疾病主要分为缺血性、出血性及血管畸形三大类,每一类都有其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表现。

二、脊髓血管疾病的类型

1、缺血性脊髓血管病

缺血性脊髓血管病主要由脊髓血管阻塞引起,常见于主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搏骤停等导致的低血压状态。此外,节段性动脉闭塞也是重要原因。典型症状包括脊髓前动脉综合征(表现为神经根性疼痛、肢体瘫痪、分离性感觉障碍等)和脊髓后动脉综合征(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感觉缺失和共济失调)。

2、出血性脊髓血管病

出血性脊髓血管病包括硬膜外、硬膜下和脊髓内出血,多由外伤、脊髓血管畸形、动脉瘤破裂等引起。患者常骤然出现剧烈背痛、截瘫、感觉缺失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等脊髓横贯性损害表现。其中,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急骤,伴有颈背痛、脑膜刺激征等症状。

3、脊髓血管畸形

脊髓血管畸形以动静脉畸形最为常见,多见于胸腰段,其次为中胸段,颈段少见。动静脉畸形可分为精脊膜动脉瘘、髓内动静脉畸形、青年型动静脉畸形和髓周动静脉瘘等类型。患者多在45岁前发病,约半数在14岁前发病,男女比例约为3:1。症状可因畸形血管压迫脊髓、闭塞引起缺血或破裂出血而表现不一,包括急性疼痛、截瘫、感觉障碍等。

三、脊髓血管疾病的诊断

准确诊断脊髓血管疾病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脊髓增强CT、MRI和脊髓动脉数字减影造影(DSA)。

1、脊髓增强CT

通过注射造影剂后行CT扫描,可以显示脊髓血管的形态和血流情况,对于发现血管畸形、动脉瘤等病变有一定帮助。

2、MRI

MRI以其无创、高分辨率的特点,成为诊断脊髓血管疾病的首选方法。MRI不仅能清晰显示脊髓的形态和结构,还能通过特定的序列(如T1WI、T2WI、FLAIR等)发现脊髓内的出血、水肿等病变。

3、脊髓动脉数字减影造影(DSA)

DSA是诊断脊髓血管畸形的金标准。通过导管将造影剂直接注入脊髓血管,实时观察血管的形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于明确血管畸形的类型、位置及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四、脊髓血管疾病的治疗

脊髓血管疾病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病因及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介入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1、手术治疗

对于脊髓动脉瘤、脊髓出血等严重病变,手术可能是必要的治疗方法。手术目的在于切除或修复异常的血管组织,以减轻症状和预防进一步的神经损伤。手术风险较高,需由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操作。

2、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将药物或其他物质直接注入到异常的血管组织中,以达到治疗的效果。介入治疗适用于一些较小的脊髓血管病,如脊髓梗死等。其优点在于创伤小、恢复快,但技术要求较高。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疼痛、减轻炎症反应等症状。常用药物包括镇痛剂、抗炎药、抗凝剂等。对于缺血性脊髓血管病,还可使用血管扩张剂改善血液循环。

4、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在脊髓血管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康复训练、按摩、理疗等,旨在帮助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预防与康复

预防脊髓血管疾病的关键在于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如低血压、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提高健康意识,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止病情发展的有效手段。此外,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当锻炼,戒烟戒酒等,也有助于降低脊髓血管疾病的风险。

对于已确诊的脊髓血管疾病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外,还需注意康复护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促进身体康复和预防疾病的复发。同时,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

六、结语

脊髓血管疾病作为一类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其诊治过程需要多学科协作和个体化治疗。通过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加强早期诊断和科学治疗,我们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加强预防工作,控制相关危险因素,也是降低脊髓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重要途径。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脊髓血管疾病的防治贡献一份力量。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