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频道新闻热线:
0371-65791999
【健康科普讲堂】王仕奎:探索儿童多动症的迷雾:理解、关爱与引导
发表时间 2024-11-01 16:37   阅读 86629

健康大河南讯:(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 王仕奎)

在儿童的成长世界里,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和表情都承载着他们探索世界的热情和好奇心。然而,当这份活泼好动超出了正常范围,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生活和社交时,就可能指向一种名为“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简称ADHD)的心理疾患。本文将带您深入探索儿童多动症的迷雾,从理解其本质、识别症状,到探讨有效的关爱与引导策略,旨在帮助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更好地认识和支持多动症儿童,共同为他们营造一个更加包容和理解的成长环境。

一、多动症:不仅仅是“好动”那么简单

多动症,医学上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与脑神经发育相关的心理疾患,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这些特征并非孩子故意为之,而是由于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与同龄人不同,导致他们在控制注意力、抑制冲动和调节活动水平方面存在困难。多动症并非简单的“好动”,它影响着孩子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发展,对学业、社交和家庭生活造成深远影响。

二、识别多动症的信号:细致观察,全面评估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儿童难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容易被外界干扰,即使是对感兴趣的事物也难以持久专注。他们在做功课时容易分心,经常遗漏或误解指令,导致学习成绩不佳。

活动过度:多动症儿童在需要保持安静的场合下也难以控制自己的动作,表现为不停地动来动去,无法安静地坐着。这种过度活动不仅限于身体,还包括思维上的跳跃和无法控制的思绪。

冲动行为:多动症儿童往往缺乏耐心,难以等待或延迟满足,容易冲动地做出决定或行动,不考虑后果。这可能导致他们在社交中发生冲突,影响人际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多动症的症状并非一成不变,它们可能随着孩子的成长和环境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此外,女孩的多动症表现可能更为隐蔽,以分心、内向和情绪问题为主,而非明显的活动过度。

三、多动症的成因:多因素交织的复杂画卷

多动症的成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是由遗传、神经生物学、环境和社会心理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在多动症的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家族研究显示,多动症患者的亲属中,该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神经生物学因素包括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如大脑额叶发育延迟,以及神经递质的不平衡。环境因素如母孕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家庭氛围不和谐、父母教育方式不当等,也可能增加孩子患多动症的风险。

四、关爱与引导:构建理解与支持的桥梁

专业评估与干预:对于疑似多动症的儿童,家长应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评估,确诊后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如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和教育支持。

家庭环境的优化:家长应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避免过度严厉或溺爱的教育方式。通过正面强化和鼓励,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学会自我管理和情绪调节。

学校的支持:学校应提供包容性的教育环境,为多动症儿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辅导。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分段授课、视觉辅助工具等,以适应孩子的注意力特点。

社交技能的训练:通过社交技能训练,帮助多动症儿童学会与他人建立友谊、理解他人情感和需求,以及应对社交场合的技巧。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自我认知与接纳:鼓励多动症儿童了解自己的特点,学会接纳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通过参与兴趣小组、体育活动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提升自我价值感。

五、展望未来:科技助力,共筑成长之路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多动症的研究和治疗中。从基因检测到脑成像技术,从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到远程医疗监测,这些新技术为多动症的精准干预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加个性化、精准的治疗方案,以及更加便捷、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务,共同为多动症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结语:理解、关爱与引导,共绘美好未来

儿童多动症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话题,它需要我们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关爱和引导这些特殊的孩子。通过专业的评估与干预、家庭环境的优化、学校的支持、社交技能的训练以及自我认知与接纳,我们可以为多动症儿童创造一个更加友好和支持的成长环境。让我们携手并进,用爱与智慧,共同绘制他们美好未来的蓝图。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