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甲状腺——这个位于颈部下方、形如蝴蝶的小腺体,承载着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多种生理功能的重要使命。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甲状腺疾病已成为困扰众多人群的“隐形杀手”,其中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肿瘤更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担忧。对此,本期节目我们特别邀请到了永煤集团总医院甲乳外科主任卢伟,为大家讲解关于甲状腺的相关知识。
主持人:先和观众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嘉宾: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节目提纲:
问题一:卢主任,甲状腺专科是一个什么样的医学科室?甲状腺疾病为什么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甲状腺专科顾名思义就是看甲状腺方面的疾病,而这些病大多需要外科治疗。比如甲状腺长了结节,甲状腺囊肿,腺瘤,甲状腺癌等。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工作压力增大,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也偏向于年轻化。我国成人甲状腺结节发生率约20%,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是男性5~10倍。甲状腺癌是女性癌谱的第4位。因此,甲状腺疾病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问题二:卢主任,越来越多人查出甲状腺问题,是熬夜、压力大导致的吗?
我相信不少网友都有类似的疑惑:去医院体检,发现自己居然有甲状腺结节,和同事朋友聊起来,发现身边的人或多或少都有点甲状腺问题,而且很多其实都是年轻人,所以甲状腺相关疾病的患病率是越来越高了,也越来越年轻化了吗?
因此,可能又衍生出一些疑问:为啥会这样?是不是因为现在工作、生活压力太大了,又爱熬夜导致的?
甚至还有种说法叫——“熬夜熬的是甲状腺的寿命”,这是真的吗?
作为一位惜命的年轻人,我到底该怎么办?比如,早点睡?少吃加碘盐?
实际上,国际上并没有针对一般人群的甲状腺癌筛查的指南,通常仅建议对有上述高危因素的人群进行筛查。
而我们所感知的身边甲状腺结节(癌)的患病率在“升高”,更多应归因于我们普通人群体检、超声普及率的提高,导致原本就存在的甲状腺结节(癌)被检出“增加”。
一句话总结就是:不是患病的人变多了,是被检查出来的人变多了。
问题三:卢主任,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的甲状腺激素(T3和T4)的作用是什么?甲亢和甲减的症状有什么不同?
甲状腺激素对促进体内物质代谢和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它影响机体产热效应,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维持血糖平稳,促进脂肪分解和增加脂肪酸的氧化;促进组织分化,生长发育,特别是对脑部的神经和全身骨骼的发育作用非常明显。
它对多系统的作用。对心脏的作用是增加心肌收缩力,促进心率加快。对消化系统,可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对血液系统,维持造血功能。
甲亢会使新陈代谢加快,出现心率加快、出汗、怕热、饥饿感、消瘦、脾气暴躁等。
相反,甲减会导致代谢变慢、体重增加、怕冷、心率变慢、便秘、不想吃饭、容易嗜睡、没有精神等等。如果不及时治疗,两者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后果。
问题四:卢主任,日常甲亢患者应该如何护理呢?
甲亢患者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对于许多甲亢患者,医生会给病人一些护理注意事项,或者有护理计划的病人。不管是什么原因,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都建议有护理的指南。
今天,列举几条生活中常见的疾病护理常识,如果甲亢患者能有合理的护理,对治疗会有很大的帮助。
饮食推荐:
甲亢患者基础代谢增强,平时消耗大,应保证热量供应。平时宜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及矿物质丰富的饮食。
主食应足量,可以增加奶类、蛋类、瘦肉类等优质蛋白;
多摄取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
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饮水2000ml~3000ml以补充出汗、腹泻、呼吸加快等所丢失的水分,但对并发心脏疾病患者应避免大量饮水,以防止因血容量增加而加重水肿和心力衰竭。
注意:热量补充虽好,但切记不要过量哦
饮食禁忌:
禁止摄入刺激性的食物及饮料,如浓茶、咖啡等,以免引起病人精神兴奋;
减少中粗纤维的摄入,以减少排便次数;
避免进食含碘丰富的食物,应食用无碘盐,忌食海带、海鱼、紫菜;
慎食卷心菜、甘蓝等易导致甲状腺肿的食物。
运动健康:
甲亢患者应规律运动,因其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保持良好的肌肉张力,保护心血管系统,降低患者食欲。另外,负重运动还可以有效维持Graves病患者的骨密度。
生活方式:
甲亢患者应规律作息,戒烟戒酒,不宜熬夜,减少用眼,少看手机、电视等,佩戴有色眼镜保护眼睛免受太阳和风的侵袭,使用滴眼剂减轻眼干和眼睛瘙痒。
甲亢患者应控制情绪,不宜争吵、生气、激动,家人及朋友应对患者予以理解,避免对患者精神刺激。
问题五:卢主任,什么是甲状腺囊肿,甲状腺囊肿常见的危害又有哪些?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甲状腺囊肿?
甲状腺囊肿是指在甲状腺中发现含有液体的囊状物。肿块呈圆形,直径多在0.5~7厘米之间,光滑,一般不疼或轻微疼痛,随着吞咽上下移动。多数是单发结节,少见于多发结节。甲状腺囊内压不高时,质地较为柔软,如果液体较多,质地就会比较坚韧。甲状腺囊肿通常没有症状,除非囊肿很大或囊肿内有出血的现象,这时可能造成一些压迫的症状,如疼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
甲状腺囊肿的危害有什么?
1.颈部增粗(囊肿所致)
质地一般较软,肿大明显时,颈前肿块可向前突出下坠或向后压迫引起呼吸不畅、甚至呼吸困难,或还引起吞咽阻噎感。
2.对患者身体的危害
甲状腺囊肿随病情发展增大,或囊肿内存在出血的现象,患者会有明显的压痛感。此外,还可有出血、吞吐及呼吸困难的症状,同时伴有声音嘶哑。若是甲状腺囊肿出现恶性细胞,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危害。
3.坏死性囊肿
若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则会形成坏死性囊肿。周围组织坏死,血管失去组织支持而破裂,则会形成出血性囊肿。如果出现浆液性、出血性和坏死性囊肿,囊壁多为纤维结缔组织,上皮细胞较少。
严重的甲状腺囊肿还有可能发生甲状腺癌,在比较流行的地区有些孩子患甲状腺肿的同时也出现程度不同的甲状腺机能低下,造成生长发育迟缓、个子矮小、智力比较的落后,还容易疲劳,不喜欢活动,学习成绩倒退等。
4.颈淋巴结转移
肿大到一定程度会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并可出现压迫症状,如呼吸不畅、吞咽阻噎、声音嘶哑,以及霍纳综合征(病侧瞳孔缩小、上眼睑下垂、眼球内陷,同侧头面部无汗等)。
问题六:卢主任,甲乳外科手术是为了精准解决甲状腺上的结节、肿瘤等不速之客。但任何手术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患者朋友们该如何妥善应对呢?
手术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吗?其实不是的
谈及风险,创口感染或许是大家最关心的。
不过请放心,这不过是恢复路上的一个小挑战,我们有严格的消毒流程和无菌操作标准,确保感染无处藏身。
喉返神经受损?这也是我们高度关注的点。
但请相信,我们的医生技术精湛,如同GPS导航般精准,能够细心避开每一处可能涉及喉返神经的“敏感地带”。
至于低钙血症,这虽是一个较为少见的并发症,但我们也有应对之策。
借助先进的监测设备,一旦有迹象显现,立即启动“补钙计划”,确保患者体能充沛,活力不减。
预防并发症?我们是专业的!
在预防并发症方面,我们更是专业中的专业!术前,我们化身侦探,搜集患者全面的健康信息,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术中,无菌操作是基础,更有高科技显微镜等设备的助力,手术精准度堪比科幻场景;
术后,我们则化身为贴身保镖,24小时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行动。
患者朋友们,你们的参与也是这场“冒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请务必听从医生的建议,做好术前准备和检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特别是手部的清洁,同时注重饮食营养,为身体加油充电。
术后的恢复训练和药物治疗更是关键,遵循医生的指导,并发症自然无处遁形。
问题七:卢主任,不同年龄段甲状腺问题有何不同表现?
今天咱们刚刚说过甲状腺手术刀下的秘密,现在聊聊甲状腺和年龄的那些“不解之缘”。
首先,咱们得说说小朋友们的甲状腺。
想象一下,小宝贝们正无忧无虑地玩耍,突然有一天,脖子上多了个“小鼓包”,这可不是啥装饰品,而是“大颈”悄悄来访了。
哎,这多半是因为小家伙们没从食物中“捕获”到足够的碘元素,让甲状腺大哥急得直“膨胀”。
所以啊,家长们,记得给孩子的餐桌添点海带、紫菜这些“碘力满满”的小伙伴,别让“大颈”成了童年的小插曲。
转眼到了成年,特别是女性朋友们,甲状腺似乎更爱“找茬”。
先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这家伙一来,心跳就跟跑了马拉松似的狂跳不止,手也抖成了“筛子”,体重还莫名其妙地往下掉。
别急,这只是甲状腺在“加班加点”工作,咱们得让它悠着点。
再来说说甲状腺结节,这就像是甲状腺里突然冒出的“小房间”,大多时候是和平共处的,但偶尔也会闹出“恶性”的误会。
这时候,及时就医,来个“房间检查”,就能安心不少。
岁月悠悠,到了老年,甲状腺也开始追求“慢生活”。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低甲”,就是它的代表作。
这时候,甲状腺激素变得懒洋洋的,新陈代谢也跟着放慢了脚步,人就容易感到疲惫,体重悄悄上升,记忆力还时不时来个“小罢工”。
不过别担心,只要咱们及时关注,调整生活方式,甲状腺也能继续优雅地“慢舞”。
好了,今天的甲状腺“年龄秘语”就分享到这里。
从“大颈”的童年趣事,到成人的“性别偏见”与“结节风云”,再到老年的“慢生活”哲学,每个年龄段都有甲状腺独特的“乐章”。
记住,无论哪个阶段,遇到甲状腺问题,别慌,找医生聊聊,咱们一起奏响健康的旋律。
感谢大家的聆听,咱们下次科普见!
结语:好的,感谢卢主任的精彩讲解。相信通过刚刚的分享,大家对甲状腺疾病也都有了更为清晰和全面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适度的运动锻炼、良好的心态以及定期的体检,都是守护甲状腺健康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我们也认识到,面对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肿瘤,科学、理性的态度至关重要。预防胜于治疗!及时的诊断、专业的治疗以及积极的心理调适,都是战胜病魔、重拾健康的关键。好了,本期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