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讯:(文|开封市中心医院儿科 宋迎冬)
在孩子们无忧无虑、活泼好动的成长岁月里,意外伤害如同一枚枚隐藏的“地雷”,时刻考验着家长们的应急处理能力。从厨房的热锅到尖锐的玩具,从家中的楼梯到户外的车流,每一处都可能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紧急情况,家长们是否能够迅速而准确地采取行动,往往决定了孩子的安危。本文旨在解锁儿童急救的必备技能,帮助家长们在关键时刻成为孩子生命的守护者。
一、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类型及急救原则
窒息
场景:食物卡住喉咙、小物件误吞。
急救原则:对于婴幼儿,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腹部快速按压);对于能站立儿童,鼓励其弯腰咳嗽,或拍背协助异物排出。若急救无效,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烧烫伤
场景:热饮、热锅、开水等造成的皮肤伤害。
急救原则:迅速用冷水冲洗伤处至少20分钟,以降低皮肤温度,减少伤害。去除衣物时避免直接拉扯,可用剪刀剪开。避免使用冰块或药膏,以免加重伤害。
跌落伤
场景:从床上、楼梯或高处跌落。
急救原则:保持冷静,避免随意移动孩子,以免加重伤势。检查孩子是否有骨折、出血或意识不清,必要时固定伤肢,拨打急救电话。
触电
场景:接触带电物体或插座。
急救原则:首先切断电源,使用绝缘物体(如木棍、塑料棒)将孩子与电源分离。检查孩子呼吸和心跳,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拨打急救电话。
溺水
场景:泳池、浴缸、河流等水域。
急救原则:迅速将孩子从水中救出,清理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孩子无呼吸或心跳,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拨打急救电话。
二、儿童急救前的心理准备与知识储备
保持冷静
在面对意外伤害时,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才能有效地评估情况,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了解基本急救知识
学习并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术(CPR)、止血包扎等基本急救技能。
准备急救包
家中应常备急救包,包含消毒纱布、绷带、止血带、剪刀、镊子、手电筒、体温计、退烧药等基本医疗用品。
定期参加急救培训
参加由专业机构组织的急救培训课程,提升急救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儿童急救中的常见误区与正确做法
误区一:随意移动跌落伤的孩子
正确做法:在确认孩子无骨折或脊柱损伤的情况下,再轻轻将其扶起。如有怀疑,应固定伤肢,等待专业人员救援。
误区二:给烧烫伤的孩子涂抹牙膏、酱油等
正确做法: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处,以降低皮肤温度,减少伤害。避免使用任何可能加重伤害的物品。
误区三:盲目进行心肺复苏
正确做法:在确认孩子无呼吸或心跳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心肺复苏。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心肺复苏的方法和力度有所不同,应事先学习并掌握。
误区四:忽视孩子的心理状态
正确做法:意外伤害不仅给孩子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还可能造成心理上的创伤。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陪伴,鼓励其表达感受,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四、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策略
加强安全教育
教育孩子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如热饮、电源、尖锐物品等,并教会他们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
创造安全环境
定期检查家中环境,消除安全隐患,如安装防护栏、插座保护盖等。
监督与陪伴
在孩子进行活动或游戏时,家长应给予适当的监督和陪伴,确保孩子处于安全的环境中。
提升急救意识
家长应时刻保持警惕,了解并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行动。
五、总结
儿童意外伤害,虽然无法完全避免,但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创造安全环境、监督与陪伴以及提升急救意识等措施,我们可以大大降低其发生率和危害程度。面对意外伤害,家长们不仅要学会正确的急救技能,更要保持冷静和理智,成为孩子生命的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