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县人民法院:“三端共治”案结事了人和
发表时间 2024-02-19 16:03   阅读 26030

“张法官,青苗补偿款到底该给谁?您快帮忙捋一捋。”不久前,正阳县人民法院慎水乡某社区居民在“纠纷隐患排查群”发了一则求助信息。

原来某社区有几名农户,常年在外打工,土地都流转给本村村民刘某,现因流转地被征用,发放的青苗补偿款该给土地承包户还是土地经营户,村民们意见不一。

看到群消息后,正阳县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杨宏伟从法律角度予以解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青苗补偿费归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可理解为补偿款归实际种植者所有。次日,他又到村里和村干部一起为村民讲解法律规定,最终,青苗补偿款顺利发放给刘某。

像这样的“救火”,在正阳县人民法院的乡镇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让法官加入由乡镇牵头组建的“纠纷隐患排查群”,就相关法律问题及时予以指导,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是正阳县人民法院“抓前端”让矛盾隐患早消除的积极实践。

近年来,正阳县人民法院聚焦能动司法,坚持源头预防“抓前端”、非诉庭前“疏中端”、实质解纷“治末端”的“三端共治”工作方法,畅通“多层级”纠纷解决渠道,形成分层递进的纠纷化解模式,实现了矛盾纠纷早预防、早发现、早化解。

今年以来,正阳县人民法院法官在“纠纷隐患排查群”中累计接受法律咨询7次,指导村委会调解纠纷6起,4起纠纷止于萌芽。与此同时,正阳县人民法院新收一审民事案件同比下降10.46%。

调解向前延伸筑牢矛盾纠纷前端防线的同时,积极提供“家门口”司法服务,夯实解纷中端。

把职能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关键还是实现案结事了,矛盾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

去年7月,一起已经调解成功的案子再起争端。7月份,广东一家设备公司曾向正阳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向正阳某公司追偿设备款。经人民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某公司分三期向设备公司支付所欠款项,设备公司收到第一期款项后为某公司免费维修设备。

然而,正当产品消费的黄金时节,设备再次出现故障,设备公司以路途遥远、工人维修成本太高为由,不愿再次免费维修。

办案法官了解情况后,当即联系设备公司,晓之以理反复协调。最终,设备公司联系就近的维修工人,免费予以维修指导。两天后,某公司恢复运营。

为做到案结、事了、人和,正阳县人民法院在内部考核中,将自动履行率作为考核内容,能在诉中解决的问题,绝不后延至执行。

案件判决或调解后,正阳县人民法院还坚持实施判后主动回访工作机制,通过判后释法、释疑,提升案件服判息诉,督促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按期履行义务,实现矛盾彻底化解,今年以来,案件调撤率达78%。

案结事了,服判息诉贯穿在每一个司法环节,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正阳县人民法院“三端共治”解纷工作法探索定分止争新路径,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王树恒)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