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解放区人民检察院: 观影有感 百姓心中有杆秤 公平正义在身边
发表时间 2024-02-22 11:32   阅读 25079

这个春节,一部聚焦“正当防卫”题材的电影《第二十条》正在全国热映。这部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下拍摄的影片,以真实案例为原型,演绎出检察官在情与理、公序良俗与法律法规的平衡求索中,探寻老百姓心底那个有关公平正义的真正解答。剧中几条线索分头齐进、相互交织,最后汇成了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这条主线,办案过程曲折跌宕、办案人员情感复杂、最终结局振聋发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虽然刑法规定了较为完善的正当防卫制度,但在相当一段时期的司法实践中却未能全面适用。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涉及正当防卫的案件事实、证据认定比较复杂,部分案件缺少证据;受传统司法理念、司法惯性的束缚,“以前的案件都是这么定的”,导致司法人员不敢适用;一些“死者为大”“谁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的传统观念,客观上也对正当防卫的法律适用造成了影响。

这部影片通过艺术的演绎,生动地反映出人民群众心中最朴素的诘问:“如果一个人因见义勇为造成伤害,要面临惩罚,那谁还敢做好人?”“如果一个人遭遇暴力侵害时出手反击就要被抓,那是不是就只能乖乖地任由侵害?”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正当防卫绝不提倡以暴制暴,而是“以正对不正”,要依法准确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维护公民的正当防卫权利,鼓励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

正如雷佳音饰演的检察官韩明在听证会上那段直击心灵的发言:“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作为基层检察干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我们工作的永恒追求。面对不法侵害时,要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坚决向不法者亮剑,法律会保护每个人正当防卫的权利。刑法“第二十条”对于正当防卫细节的规定,不仅可以有效震慑不法侵害人甚至潜在犯罪人,而且可以鼓励人民群众勇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体现“正义不向非正义低头”的价值取向。

“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法律不是冰冷的逻辑,每一个检察官都应该秉持“如我在诉”的理念,善于统筹法理情的有机统一,绝不能对法条简单地生搬硬套,而是要时时、刻刻、处处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朴素的正义期待,让司法结论与老百姓心中的那杆“秤”同频共振,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郝小云)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