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多层次、个性化、品质化的旅游消费新需求,近年来,洛阳市洛龙区学府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发挥生态资源及区位交通优势,打造差异化、高品质文旅组团产品,引领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结合辖区资源禀赋与产业需求,围绕“牡丹文化、果蔬采摘、花卉交易、民宿露营、亲子研学”五大产业结构,谋划建设南山文旅生态旅游环线,带动“一心一轴五园区”一体化发展。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解决的现实问题,统筹推进供排水一体化建设、水利灌溉设施、党群服务中心改造提升、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建设,完成公厕、排水沟盖板、王城大道西侧护坡等PPP项目建设,强化扶贫路、国策大道、王城大道等产业项目沿线道路绿化、护坡修整等工作,补齐村级基础设施短板,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深挖南山独有特色,以青年、亲子客群为目标客户,在遇见南山·野孩子乐园规划建设越野摩托俱乐部、帐篷天幕、舞台演绎、户外野餐、篝火晚会、无动力乐园等多种新业态,发展沉浸式休闲娱乐产业;打造“趣玩南山”“城南小憩”品牌IP,着眼于高端民宿发展风口,推动形成集旅游研学、露营野炊、聚会轰趴、鲜花交易、特色民宿、亲子采摘等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性产业;依托牡丹文化生态产业园和南山花卉会客厅,开展切花体验、汉服打卡、网红轻食等新业态,丰富沉浸式赏花体验,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
结合“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采取“村里找 乡贤推”“线上联系 线下拜访”等方式,全方位、深层次开展人才信息收集工作,建立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人才信息库,目前已有35人在库;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 技能洛阳”建设,开展短视频、面点师、家政服务、母婴护理等培训10余种,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推动高质量就业增收。围绕集体增收、土地高效利用目标,建设轻钢大棚10余座,引进果蔬种植技术,创新亲子采摘、休闲观光、农家乐、科普教育等多方位消费场景,进入盛果期后,每年可创收30余万元,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夯实产业基础。(任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