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花田,耕夫其人
楼何须大?士不在多,凭风骨顶天立地;
薪贵以传,势乘于上,借诗联揽月摘星。
这是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三门峡市楹联学会会长方留聚为国粹大厦撰写的楹联。走进他的办公室,一股墨香扑面而来。一硕大的书案置于房间中央,几乎占去了房间三分之二的空间。两面墙上全是楹联内涵的书法作品。
翻开一本厚厚的楹联和书法交相辉映,馥郁同馨的《联墨同馨》,欣赏着收录有二〇〇七年十月他在北京大学为自己举办的“方留聚楹联暨名家书法合壁展”中,中国书协主席张海、顾问权希军、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马萧萧、会长孟繁锦、顾问王庆新、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林从龙、副会长赵焱森,著名作家贾平凹等书法名家以他的楹联为内容的书法作品;看着他获得的中国楹联最高奖“梁章钜奖,提名奖”证书,不由翻开了他浸满汗水而阔步前行,如联花般璀璨的历历岁月。
2023年5月12日“黄河清风 廉润万家”廉洁文化楹联大赛颁奖典礼在义马市委党校举行
携手育联花,使大地联花怒放
爱好楹联就要为楹联事业作贡献。方留聚是一位少有的既懂行政工作又懂文化的通才,更令人敬佩的是他与同样做行政工作的其他副会长们都是具有文化情怀的领导干部。2005年,方会长与王西川、张明学等楹联诗词爱好者在网上申请了域名,自己掏钱办起了“甘棠诗联网”。为了广泛弘扬文化,网站开设了近体诗词版块、楹联版块和现代诗歌版块,让诗词楹联爱好者在网上发表作品,互相交流并发掘人才。2006年春,他以个人名义发起了嵌名联征集,分别在《中国楹联报》“联都网”“甘棠诗联网”公开刊登启事征集嵌名联。因这在全国尚属首次,受到楹联界极大的关注,全国楹联爱好者雀跃参与,妙对佳作缤纷呈现。
三个网站联花璀璨,斑斓多姿,诗意的网名与真名镶嵌联句,形成一幅幅或诗意美妙或富含哲理的楹联佳作。经过两个多月的创作,收到3069人惠赐的嵌名联13316副。经过遴选,2373人的6639副入选,并编辑出版了《留芳聚萃》一书。
之后又举行了“全国廉政诗词楹联大奖赛”“手机短信对廉政联”等诗词楹联征集活动。2006年5月13日,随着“香山红叶杯”全国廉政诗词楹联大奖赛颁奖仪式礼炮声的响起,三门峡市楹联学会成立了。
聚贤纳粹,为联坛树旗
求贤若渴,聚力发展,搭建黄金台与招贤榜搜罗人才是方会长上任后的首要任务。在前几次的全国征联大赛中,已经发现了不少人才,如随后加入市楹联学会主席团的张项学、张晓炳等都是那次活动发现的。但还不够,接着举办了多次征联活动,匿名评选作品揭晓后,市内的曹俊梅,王希运的名字又映入眼帘。几年后他与三味奇企业集团商量搞冠名“三味奇杯”全国征联大赛。副会长们分别在几个网站发征联启事,一时间,全国各地的联友踊跃投稿,联花斑斓各大网站,“三味奇”香飘九州。匿名评审时,当他看着稿纸上一幅幅角度各异、芬芳秀美的对联,郭永和等作者也被他发现。发现了人才就用好人才,被他发现的人才后来都在学会的工作中各尽所能为三门峡楹联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征联发现了人才,也为企业的发展插上了翅膀。大赛结束后,三味奇集团的经济效益持续上升,全国连锁店迅速崛起,企业迈向发展新里程。
推进各县市区的楹联组织建设,促进全市楹联文化均衡发展。2022年3月,建立了“三门峡楹联学习群”,此群把各县楹联爱好者,尤其是喜欢楹联创作而不得法的文友集合到了一起。采取各县轮值出题、收集、点评,然后在“中华楹联”微信平台推出。各县会员在出题、创作,轮流点评中,楹联鉴赏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创作水平也实现了飞跃。通过点评,发现不少人才,并被吸收到基层学会领导岗位。方会长还把他们与全国一些楹联名家对获奖楹联的点评在公众号推出,引导作者学习借鉴精品楹联的创作技巧,促进人才成长。20年来,从甘棠诗联网创办起开始发掘、发现人才,从网上搜罗人才、通过学习培养人才,如雨后春笋的人才为全市楹联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艰辛,惠苍生,三门栽下文明树
南山公园路旁的一片野菊花旁,一块黑漆面大理石面上镌刻着:“生野岭,迎冷霜,身直骨立而成采;顶寒风,依土坎,玉殒香消以占枝。”林间幽径处“云林深处听鸟语,幽径尽头净凡心。”这些意境优美,富含哲思又能给人启迪的楹联似颗颗星辰悦人眼目,怡人心脾。就这样,在经过征联、评选、筹措资金、书写,安置等等细细碎碎的工作后,植物园、黄河路、康乐园等成了三门峡市第一批楹联文化标志性工程。
2008年春,他通过主席团会议商议后向中国楹联学会汇报了“楹联七进”的工作方法,引起了中国楹联学会的高度重视。自此,三门峡市楹联学会首先开展此项工作,即:楹联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医院、进景区等。学会还明确了创建工作的“三化目标”,即:楹联教育普及化、楹联创作精品化、楹联效益社会化。2009年3月,三门峡市成功创建了中国楹联文化城市,湖滨区同时成功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区。在授牌仪式前,时任省委书记徐光春代表省委省政府发来贺信。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孟繁锦到三门峡参加授牌仪式时,看到《三门峡日报》头版头条报道的徐光春书记的贺信后,说:“即将召开的中国楹联第六次全国代表会议的报告要改,过去我们感动了县委书记,后来感动了市委书记,这次三门峡创造了奇迹,感动了省委书记,值得全国楹联界学习”。
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的创建成功,为楹联文化标志性工程的建设插上了翅膀。新的策略,新的干劲,新的工作拉开了序幕,100多处楹联文化标志性工程的建设犹如一场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马拉松赛事,在美丽天鹅城迈开了矫健的步伐。
“湿地育精灵,看天鹅展翅,旋向青霄抟远梦;大河流日夜,听虢国回声,又掀碧浪弄新潮。”这是湖南沅江作者李建华为天鹅湖撰写的楹联。
位于三门峡市西的宝轮寺塔周围是三门峡湿地公园,北边是滔滔东去的黄河,南边是四季长清的涧河。在涧河与黄河之间形成的这个湿地公园,水质清洁,生长着品种丰富的水草、野生鱼、虾等水生生物。每年西伯利亚的天鹅都在初冬时来到这里。最初几十只、百十只,到后来的一两万只,吸引了全国游客的眼睛,这里又成为全国摄影爱好者的摄影基地,成为高等美术院校师生的写生之地,市里已将湿地公园更名为天鹅湖公园,三门峡也有了一个令全国人艳羡的雅号——天鹅城。若楹联文化走进天鹅湖公园,使其成为一个集文化、美景于一体的好去处,那将给游人带来更加丰盈的精神享受。于是,2017年冬,市楹联学会着意把天鹅湖公园建设成楹联文化标志性工程。
2018年秋,在市会兴街道上村拆迁改造工程前,方会长就组织市楹联学会领导们召开会议,要求及早谋划,将上村佳苑打造成三门峡市又一楹联文化社区。他们先在微信群和网站举行征集家风家教的楹联大赛并挑选优秀作品,召集书法家书写。之后协调资金30多万元,将上村佳苑楹联社区共15栋楼45个单元的所有门洞口全部刻制悬挂家风家教楹联。同时,因上阳苑凌霄阁年久失修,原有楹联老化脱落,他们积极与上阳苑景区管理处一起多方筹措资金,对上阳苑凌霄阁的6副楹联进行了重新撰写,刻制,悬挂,同时把提前为三味奇食品有限公司征集的优秀楹联做成牌匾,在其办公楼、车间、餐厅悬挂。三门峡楹联文化监狱征联活动结束后,又进行了楹联书写,刻制,悬挂工作。
湖滨区前进街道的楹联街,位于万达广场南侧的向青路,是三门峡文明城市检查验收的重点次干道之一,长约1000米,共悬挂楹联100副。2017年,与书法家协会联合,建成了康园街商业楹联文化街。涧河街道辖区五原路一条街就有5个小区建成楹联文化小区,这些为三门峡创建文明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2019年湖滨区成功创建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区。2020年五一小长假后,三门峡市公厕楹联有序闪亮登场,在主城区各主要街道公厕上,花岗岩材质新刻挂上的楹联绚丽耀眼。之后,大岭路、甘棠路、迎宾大道、209国道以及商务中心区的各个立交桥墩上,也挂上了符合地域特色的红底黄字的巨幅楹联。12副高5米,宽1.5米的巨幅楹联悬挂于三门峡市区的六座立交桥南北两面,过路客流老远就能看到那些与珍爱生命、安全驾驶相关的醒目的联语。他们浸满汗水的奇思妙想给路过的司机们送去了融融暖意。
十多年来,三门峡市楹联学会已把不断推进楹联“七进”活动,先后建成了廉政楹联文化教育馆等标志性工程100多处。有一次省文化厅常务厅长到三门峡验收省级文化县,不经意间发现社区,乡村到处有楹联,他说:“我来三门峡的意外收获是看到楹联文化在三门峡这么繁荣,很是欣慰”。还有一次,天津市楹联学会会长带着二十余人来三门峡进行楹联文化交流活动,他说:“我们到三门峡是带着朝圣的心情来学习的。”三门峡楹联文化享誉全国,这全是主席团成员汗水与心血的结晶啊!
“耕夫”耘田,与时俱进
学会成立后,又创办了《三门峡诗联报》。他们分头找宣传部等单位批准,申请内部刊号,几经周折,报刊终于开始运行。两年后更名为《大河楹联报》,后来更名为《中华楹联报》。由诗联网到报刊,由小报到大报,之间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努力。这份面对全国楹联诗词爱好者的报纸,除传递中国楹联学会的声音、活动,宣传各级楹联、诗词组织的经验、动态、各级楹联、诗词组织开展的重要活动外,还有古今楹联故事、楹联游记散记、百家争鸣、创作体会、摄影配楹联等等,兼具楹联理论、楹联新作、擂台揭晓及点评、贺联、获奖作品、绘画配楹联等。更有各种专题的诗词、辞赋、古文、书画、摄影、诗歌、散文,征稿启事等综合副刊版。现在,在出版纸刊的同时,高清网络版也成为楹联界首家拥有。
虽然他已年近古稀,但他表现出的奉献精神与超人的智慧和热情为很多年富力强者所不及。自从有了新媒体微信公众号,他率先注册,使楹联文化率先走上这个潜力巨大、传播速度快而广的新媒体网络平台。他晚上在电脑上摸索排版格式,尝试各种字体颜色、插图等,对比不同版式的综合效果。当几个晚上过去,他已掌握了在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作品的所有要领。2014年5月7日,中华楹联微信公众号开始推送作品,从此,各个网站的全国征联,楹联爱好者优秀作品集,楹联活动等,都走上了这个强大的平台。这是三门峡市文化领域最早步入新媒体平台的一个公众号,也是全国楹联界第一个步入运营轨道的公众号。后来,随着全国联友投稿数量的增多,一个公众号已不能满足需要,他又注册了“大河风.对联天地”“对联纵横”等八个网络平台。各平台由不同的副会长管理,可同步推出不同省份或不同主题的楹联作品,目前“对联天地”与“中华楹联”两个公众号做到了一天一更新。
推送作品,他亲力亲为。当一个主题的楹联作品经审核编好后,他晚上就开始坐在电脑前进行排版编辑,常常两头不见太阳。记得岳母刚搬到他家住时总催他早点休息。好多次,岳母早上起来看见他的住室灯亮着,就惊讶地问:“留聚,你昨晚一夜都没睡?”“睡了。您睡时我还没睡,我醒了您还没醒,别担心!我已习惯了。”岳母的关爱使他十分感动。
一年夏天,他与区委办副主任张永兴一块儿到重庆出差,他们住在宾馆的一个套间里,因晚上编辑楹联作品需上网,他就睡在有电脑的外间。第二天早上张永兴问:“你怎么一夜都没睡啊?”“睡了,我是比你睡得晚起得早啊。”是啊!月光催他入眠,他催晨曦醒来,无论到哪里出差或带家人外出旅游,公众号推送作品从未延误,多少年他就是这样工作的。
三年前,抖音视频号进入传播媒介后,方会长第一个想尝试通过抖音平台传播作品,发布楹联活动信息。因抖音平台可集音、像为一体,且有字幕播出功能,可全方位展示信息内涵,他立马注册抖音视频号。从此,可以把优秀楹联的诵读音频,连同与作品意境相吻合的画面图片或视频都融入抖音中,读者在欣赏楹联时,可同时听到音频,观赏视频,楹联作品的内容意蕴可完美地得到展现。从此,“耕夫楹联”视频号又成为他辛勤耕耘的又一方热土。(通讯员:方留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