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县人民法院: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点燃“法治引擎”
发表时间 2024-03-24 12:39   阅读 23796

“法官提出的针对性建议非常细致,有助于我们完善制度防范涉诉风险。”3月19日,看完正阳县人民法院发出的首份制式企业法治体检单(包含合同签订常见风险点排查、实体问题类、程序问题类等5大类38项“体检指标”,基本涵盖了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后,某公司负责人当场表态,他们一定会对照法官建议,完善管理制度,做好风险防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如何打造让企业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正阳县人民法院从出台保障司法服务措施到创新信用修复工作体系,多举措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点燃“法治引擎”。

“把脉问诊”出实招求实效

“2024年前,有家公司因为与施工方产生建设工程纠纷,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风评和正常运营,求助到正阳县人民法院,最终在法官的努力下,纠纷没有进入诉讼程序便就地化解。”回想起当时的紧急情况,某公司负责人感慨不已。

某公司是正阳县建设重点项目,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创新发展,正阳县人民法院结合辖区小微企业众多、大多缺乏专业法务的实际情况,通过定期上门开展法律服务,为辖区企业发展答疑解惑、纾困解难。正阳县人民法院提供的“法治体检”、在线诉讼、法律咨询等常态化服务项目,受到企业的广泛赞誉。

“靶向施策”稳预期利长远

“调解协议达成了,对方不履行怎么办?”面对企业提出的疑问,正阳县人民法院通过在辖区7个人民法庭推行“立审执”一体化,让企业可以在就近的人民法庭用最短的时间实现财产保全、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申请执行等诉讼服务。通过“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实现了“零成本”诉讼,还可以尽快兑现胜诉权益,减轻企业诉累。

“除了程序上的快立快审快执,我们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在平等保护双方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也会加大调解力度,灵活适用分期履行、分批分段解封的‘滚动解封’等方式‘放水养鱼’,最大程度实现双方互利共赢。”正阳县人民法院真阳法庭负责人程瑜说。

因为曾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导致资质认定、招标投标、融资贷款等方面处处受限,怎么办?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失信”企业,正阳县人民法院建立信用修复工作体系,通过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出具信用修复证明、暂停适用信用惩戒措施等方式,实现对失信企业履行判决义务的情况分层分类管理,尽可能给予企业解困时间和空间。2024年以来,已先后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发出信用修复证明7份,助力失信企业重塑信用。

“治标治本”消隐患补漏洞

为了精准掌握企业法治需求,改进司法服务质量,正阳县人民法院积极贯彻落实案后回访制度,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询问等方式,进一步做好判后答疑工作。结合了解案件履行情况,以及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司法需求,同步广泛听取企业对司法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

针对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的行业领域存在的监管漏洞、风险隐患,正阳县人民法院积极延伸审判职能,通过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等制发司法建议,努力维护行业市场健康秩序。创新司法建议载体,通过认真梳理涉企案件数量与类型占比情况,制发加工销售、金融服务、建筑、餐饮服务、交通运输等常见经营风险告知书,切实规范企业行为,降低交易风险。

“法治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其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正阳县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说。正阳县人民法院继续坚持能动司法,将不断完善服务措施,通过把企业的“需求清单”作为人民法院的“履职清单”,进一步打造公平、透明、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通讯员:王树恒)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