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体制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对洛阳市洛宁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人员组成及职责进行了相应调整。洛阳市洛宁县各乡镇(街道)和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也结合自身实际,完善抗震救灾组织机构和地震应急预案。进一步确定工作目标,对工作任务进行分工,明确完成时限,并提出了工作要求。
加强应急基础建设,提升救援能力水平。洛宁县应急管理局严格落实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持续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以满足居民紧急避险和临时安置等需求。目前,洛宁县已建成3个公园类和1个学校类应急避难场所。按照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还将城区的所有绿地、公园和各乡镇、村(社区)内的学校确定为避难场所。采取集中储备、协议储备和分散储备等多种形式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
加强监测预警,防范化解重大地震安全风险。每年对洛宁县宏观观测点进行了调整,就地震宏观异常调查与核实、上报时间、程序作出规定。加强防震减灾“三网一员”工作体系建设,提升地震预警反应能力,保证“三网一员”速报网络严格按照时限要求,及时通报震情信息,确保应急响应及时、可靠,地震群测群防能力不断强化。抓好新建工程、农村居民住房、学校医院等区域建筑的抗震设防管理,切实降低地震安全风险。
加强宣传培训,强化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近年来洛宁县不断提升防震减灾工作水平。以“5.12防灾减灾日”“7.28防震减灾日”“10.13国际减灾日”为重要宣传时间节点,在社会全方位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同时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地震乡镇“三网一员”作用,利用洛宁县乡镇、村(社区)速报员微信群、农村大喇叭,转发传播防震减灾视频音频资料,动员基层力量广泛参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增强了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 通讯员:任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