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县人民法院:深入推进“三源共治”力促纠纷化解侧记
发表时间 2024-06-13 11:22   阅读 75831

2024年以来,正阳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诉源治理中的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深入推进“三源共治”和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深度融入党委领导的诉源治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2024年1月至5月,该院新收一审民商事、行政案件同比下降4.5%,诉源治理成效显著。

建立定分止争“前沿哨”

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解纷需求,提供更优质的诉讼服务,该院充分发挥诉讼服务团队参与综合服务中心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从完善工作模式、建立对接机制、落实便民举措、强化法治宣传等方面,大力推进以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人民法院裁判终局为核心的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新实践。

李某一直给某厂供货,其间一批货款未结算,被拖欠近5.23万元。李某多次索要,但对方以种种理由推脱不给。正阳县人民法院工作人员认真倾听李某诉求,发现存在证据不足的情形,如果走诉讼程序,欠款并不一定能够全部要回。看着李某着急而又满怀期盼的眼神,工作人员拨通了欠款人的电话,表明身份后,向对方进行了半个多小时的释法、说理、劝告。对方听后说:“那我现在就去找你吧。”一个小时后,当事双方在诉讼服务中心见面。在人民法院工作人员调解下,两个小时后,欠款人将欠款如数转入李某账户。

正阳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处在诉讼服务最前沿的岗位优势,自觉参与矛盾化解,把诉讼服务中心变成了定纷止争的“前沿哨”,擦亮了司法为民“名片”。

源头减量治“未病”

2024年3月下旬的一天,从事贩运业务的李某急匆匆地来到正阳县闾河乡综治办,调解员赶紧迎上去,让他别激动慢慢说。

原来,李某和承包土地种植的张某达成口头协议,买断张某种植的大葱,并付了3000元定金,拉走了一车大葱,约定剩余大葱后续再拉。然而,大葱市场价格突然上涨,张某以更高的价格把大葱卖给了第三人。李某找张某讨要说法并索要定金,张某不承认以前的口头协议,并以包地种植辛苦、利薄等种种原因推脱,李某气愤不已到正阳县人民法院主张权利。

调解员立即发信息联系上了张某,对方表示愿意接受调解。于是,在调解员的协调和诉讼服务站负责人的主导下,当事双方坐到一起协商化解纠纷。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张某退还了定金。

无须经历繁琐的诉讼程序,不用花钱请律师,自己的权利就能得到维护,其中的方便和快捷让许多当事人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与速度。

为做实诉源治理,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正阳县人民法院由人民法庭牵头,以综治办为依托,与乡镇建立常态化联系协调机制,定期列席会议交流矛盾纠纷信息,排查矛盾隐患,共同制定处理方案。同时,他们聚焦纠纷多发易发案件类型,与正阳县总工会、正阳县工商联等10家单位建立“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与纠纷高发频发行业、部门建立联合调解室,形成多方参与、多元共治、多点联动、综合施策的强大合力,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集约整合的诉源治理新格局。

为了全面提升基层调解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该院制定了2024年调解员培训计划,由资深法官和诉讼服务站负责人分模块授课。

2024年第一季度,诉讼服务站接到电话咨询50余次,现场解答法律问题80余次,自收纠纷28件,化解成功28件。

能动履职治理“诉源”“访源”

2024年2月,正阳县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当事人情绪激动地诉称其子女未尽到赡养义务。承办法官依托综治办,迅速启动联调工作模式。正阳县人民法院承办法官带领干警与村代表、人民陪审员一起前往当事人所在村实地走访调查,并联系当事人到村委会,从情、理、法的角度对当事双方进行耐心细致劝导,并结合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向双方阐述维护家庭和谐稳定及亲情关系的重要性。最终,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当场签署赡养协议,老人子女交付了当期赡养费,纠纷圆满化解。

正阳县人民法院通过立案预警机制及立案分流过滤体系,第一时间掌握案件情况,防控矛盾升级,全力推动诉非衔接,鼓励适用速裁、小额诉讼程序,法官做好法律的“释明者”,建立判后释明工作机制,坚持判后及时回访,解除当事人对判决的疑虑,促使当事人服判息诉。

2024年第一季度,该院新收民商事案件430件,结案374件,其中调解结案267件,调解成功率70%,简繁分流、快慢分道的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强化。

为息诉息访消隐患,该院将末端做细,建立人民法院生效裁判及时履行、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机制,完善信访联动化解机制,加强信访维稳与审判业务统筹等,深化“访调对接”,整合多方资源,推动信访联治、矛盾联调、工作联动、事项联办、问题联解,共促涉诉信访积案实质性化解。(通讯员:王树恒)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