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5日,正阳县彭桥乡中心学校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只见他手执一面书有“真心助邻弘美德 一心向善真君子”的锦旗,径直找到中心学校熊辉校长诉说心扉,他说:“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谢!”感谢教育部门培养了一位好老师、好校长,感谢彭桥乡大刘村小学校长王思友救了他母亲一条命。
原来这位送旗人不是别人,正是小学校长王思友的邻居,彭桥乡大刘村从福建归来的村民高中林。作为大哥,他代表四兄弟送上无以言表的心情。听着他绘声绘色地讲述,大家的思绪一下被他带到了20多天前的彭桥乡大刘村。
2023年12月23日,这天天气比较寒冷。恰逢星期天,王思友吃完早饭看到,78岁的邻居李大娘大门依然没有打开。于是,他就像往常一样来到了大娘的门前,轻轻地把大门打开。谁知进门一看,大娘竟躺在床上,他忙问她吃药没有?怎么还没有起床?
大娘强撑着身体说:“没事儿,就是头有点晕,老毛病又犯了,咳嗽不停。”王思友回到家里,让自己的妻子做了一碗鸡蛋面汤,急速端到大娘床前,大娘起床后喝了几口,然后就着开水又把药喝了下去。大娘说:“孩子,你事情多去忙吧。我没什么,有事了再喊你。”
转眼到了中午,王校长端了一碗排骨给李大娘送来。这时的李大娘看着病情并不怎么严重。他随即给大娘量了体温,很正常。大娘勉强喝了几口排骨汤,里面的排骨一块也没有吃。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对妻子说,大娘的病这次与往常可不一样啊,只喝汤不进食,身体立不起来没有一点精神怎么办?必须告诉她的儿子才是。
李大娘的四个儿子都在外地创业挣钱,个个都成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小老板。老人平时不愿意去儿子那享福,就愿意单独过日子自由惯了,四个儿子也拿她没办法。上了年纪的人最怕冬天,李大娘又患有气管炎,一到冬天就得天天靠药陪着。她还特要强,不爱与子女沟通,每月只要收到儿子的养老款就不再言语。李大娘得信儿的四个儿子告诉王校长,他们一时半会儿都赶不回来,最快也要第二天早上才到。
王校长一下午一直就陪在老人身边,到了夜里妻子又端来一碗羊肉汤。看着大娘满面愁苦的模样,他想搀扶她起来把羊肉汤喝了。无奈李大娘已经筋疲力尽,头发也湿透了,整个身体瘫痪在床不能动弹,说话声音也很微弱。一看到这情形,王校长立马对大娘说转院,可大娘很固执,无论怎么劝说她就是不愿意去医院。
已是深夜八点多了,时间在一秒一秒地挨过。就在这时大娘的手机响了,王校长接上一听,是大娘的小儿子刚从湖北出差回来。大约30分钟后,小儿子的车赶到门前,他俩急匆匆地将大娘送到了正阳县人民医院。大娘在急诊病房输上氧气,整整昏迷了三天三夜。医生说:“亏你们来得及时,如果再晚来几个小时,老大娘的命就没有了。”
经过一周的抢救,大娘的病情还是很糟糕,医生给大娘的几个儿子下了病危通知书,但是几个孩子仍坚持要给母亲治疗。后又经过近十多天的治疗,大娘才转危为安,康复出院。回到老家,几个儿子拉着王校长的手说,那天如果不是你的鼎力相助,俺妈的命就没有了。我们永世不忘你的救母恩情……大娘的四个儿子感动之余,遂给乡中心学校送来了一面锦旗,以表感激之情。
王思友对他们说:“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传统的传统美德。我们是邻居,帮助老人是我的举手之劳,不值一提。”邻居们都知道,王思友校长家中也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母亲,他常常不出大门,安心在老家陪伴母亲安度晚年。“家中有一老就是有一宝”“百善孝为先”“做善事我无怨无悔”。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的善良之举,他用自己的一片爱心温暖了老人一家人,感动了所有的知情人。(王化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