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三门峡市林业局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中主动作为,全力围绕林业科技创新做文章,为推动我市由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蝶变贡献力量。
做活科技创新“棋眼”。
一是牵头与河南省林木资源利用国际联合实验室合作,选育三门峡市优良乡土树种“豫翘1号、豫翘2号”2个连翘林木良种,已通过省级审定(豫林审证字第713号、714号),此次林木良种审定取得三项第一。第一次以“豫”开头命名的河南省连翘林木良种,第一次以药用为目的河南省连翘林木良种;三门峡市第一次以林木良种名义审定的中药材品种;二是引进中原学者彭万喜,设立中原学者工作站,研究揭示包括珍贵资源灵宝杜鹃在内的5种树木功能学特征表征,申报成功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灵宝杜鹃的扦插繁殖方法》(证书号第5122228号)1项,正在申报《灵宝杜鹃种子实生苗人工繁育方法》。三是与河南省杜仲组培育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开展杜仲组培育苗技术攻关,培育杜仲新品种,建立杜仲育苗基地500亩,培育杜仲三倍体新品种苗100万株,研发《杜仲综合加工技术与成套设备研发》成果,获河南科学技术成果登记证书(成果登记号:9412023Y2961);四是利用国家级油松良种基地,指导三门峡市卢氏选育栓皮栎良种,目前通过省级审定;五是利用省级科技示范园,参与制定地方标准《蓝莓高效露地栽培技术规程》1项。六是加强项目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申报入库项目25个,申请资金近2000万元。实施各类项目14个,其中:实施中央财政林业科技项目4个,打破三门峡市连续多年没有中央财政科技推广项目实施现状。实施省财政科技兴林项目1个。共建立示范园900余亩,引进推广林木良种3个,推广新技术2项。实施中央财政林木良种培育项目4个(短富一号苹果2个,侧柏容器苗2个),国家油松良种基地林木良种培育项目1个,省级财政灵宝杜鹃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1个,省级财政优质林木种苗培育扶持项目2个(侧柏、杜仲),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建设项目1个(苹果)。储备项目5个。计划建立以连翘、杜仲等良种示范基地,大力推广三门峡市优良乡土树种。
二、打造林木种苗“芯片”。一是加强督导管理,确保生态建设用苗充足。2023年全市新育面积1501亩,完成当年育苗任务1330亩的112.9%,可供2024年使用造林绿化苗木株数5914.4万株。二是严格制度管理,保障生态建设用苗合格。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在2023年全国林草种苗质量抽检工作中,检查组对秦岭飞播区种子进行现场抽检采样,质量总体较好,全国排名靠前。三是增强服务意识,拓宽苗木销售渠道。在省林业局官网等平台发布全市种苗供需信息,惠及苗圃25家以上,树种70多种,其中不同规格可供销售的苗木约5000余万株。
三、守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底线”。2023年,争取上级普查防治资金83万元,其中中央级123万元,省级60万元。一是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做到重点地区全覆盖。2023年三门峡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40.88万亩,同比略有下降,总体发生趋势比较平稳,无灾害性发生,受到上级部门表扬。开展了越冬虫情调查。三门峡市共调查184个监测点和固定标准的,3000余样株,及时发布病虫情信息40期,科学精准指导防治工作。二是开展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先后开展了三次美国白蛾专项普查、林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通过普查,目前三门峡市未发现美国白蛾;林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发现并记录外来物种数量66种,覆盖率达到13.8%,顺利通过省站验收。三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成效显著。2023年,三门峡市防治主要林业有害生物40.47万亩,主要组织林农或防治专业队采取化学防治如使用敌敌畏烟剂、白僵菌粉炮,生物防治如释放天敌,物理防治如通过阻隔、修枝抚育等多种方法开展防治。
四、推动林业科技“共享”。一是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服务。结合各地林业生产实际,深入田间地头,有针对性的专门解决各地林业生产疑难问题。2023年,三门峡市共组织培训林农10660人次。先后在三门峡市义马石佛社区、梁沟社区、灵宝川口乡西岭村、池头村、卢氏文峪乡、河西苗圃等地,为林农答疑解惑,有效的解决了群众在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为林农增收致富、乡村振兴增砖添瓦。二是加强林业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三门峡市林业局不断优化完善林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坚持“双向选择、按需选派”的原则,根据个人专业技术特长和服务对象,选派5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核桃、连翘、花椒、樱桃等特色经济林及林下经济栽培管理技术服务,为三门峡市林业产业做大做强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三是加强林业科技宣传力度。利用“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科技活动周暨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周活动,大力开展科技宣传,普及林业知识。
下一步,林业系统将全力践行“政治统领、思想建局、实干兴局、整体推动、齐头并进”的林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全面提升思想能力,以“三标单位”“五讲队伍”建设为切入点,在努力塑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枝叶关情、理想大同”的林业情怀上下功夫,坚持在科技创新、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全员技术培训、项目建设方面再发力,着力建设一支生机焕发的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敢于担当、作风正派的林业技术干部队伍,倾力建设一番气象万千的林业事业。
(林琳 董帅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