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县:大棚经济唱响乡村“产业富裕歌”
发表时间 2024-01-17 16:43   阅读 35809

近年来,为有效解决传统种植面临的产值低、收入少、费劳力等问题,正阳县鼓励全县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种植、无公害种植的同时,申请项目,政策补贴,活动跟进,引导和扶持有条件的农户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大棚经济”,充分合理利用大棚空间,多聘用务工群众,选择性套种豆类、瓜类、果类等果蔬,集中养殖跑养鸡、鹅、鸭等经济价值高、营养丰富的农副产品,积极开启立体种植新模式,努力实现一棚多用、一地多季、一年多收!

眼下,气温反复,乍暖又寒,这很影响寒冬时节成长起来的果蔬在年底腊月的热销,不过,在正阳县彭桥乡村民韩国锋一手创建的数个种植大棚里,绿油油的萝卜长势正好,他一脸微笑地说:“夏季种瓜,春秋种蔬菜,冬季种萝卜,以市场价格来算,整体效益还是比种地好,再加上套种的果蔬产品、靠菜叶养殖的家禽,每年还是有额外收益的。”

光靠大棚种植,农特产品销售还是受产量、销量、价格、购买力、市场潜力等因素的影响,于是乎,为了增加“大棚经济”的经济效益,通过发展生猪养殖、果树种植、林下经济、良种繁育、技术推广等多种产业运营模式,韩国锋成立家庭农场,再流转土地,走以链式发展、联合经营、技术传授、合作带动、循环利用为主的农业发展模式,多和业务部门、农业专家、公司企业、农资中心、家庭农场等加强交流和合作,最大限度地用好农场生产出来的农业资源,竭尽所能地学习、实践和推广农业种植养殖新技术,在种植养殖上引导,日常管理上帮扶,产品销售上搭桥,带领更多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干事创业。

据了解,通过多渠道发展大棚经济,各类水果蔬菜接茬轮作,林下经济纷繁呈现,既能尽力避免农特产品大量产出引起的销售竞争、重茬种植带来的质量下降等问题,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将一片沃土种出多重效益,以三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催生农业新业态和维护良好生态环境。

该县彭桥乡相关部门负责人吴强说:“韩国锋家庭农场确实是彭桥乡的一个‘大棚’招牌,以后要宣传和推广好‘大棚经济’,政策上支持,措施上完善,实时跟踪,限时解决,让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大棚种植’新模式接纳更多农民群众的‘致富梦’。”

乡村要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持续兴旺起来。下一步,正阳县将抢抓机遇,因地、因人、因时制宜,把发展大棚果蔬种植与良种繁育推广、生猪养殖、林下经济、技术推广、农技服务等充分结合的产业运营新模式作为产业振兴发力点,依托各地资源、人文、历史、地理等优势,有序推进实施院地合作、项目落地、补贴发放、结对帮扶、参观见学、外出参展等一系列活动,不断延伸和拓展以“大棚经济”为延伸的特色产业链条,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增富的美好愿景。(陈乾绪 滕敬豪)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