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县:灯笼经济擦亮王楼村产业“名片”
发表时间 2024-01-18 14:50   阅读 36079

“小陈,这是省交行出资在王楼村创建的扶贫车间,现在是灯笼加工车间,常年有数十名村民在车间务工就业,还有很多村民在家里就业,更有周边地区的不少村民慕名而来。驻村工作队经常走访,帮企业解决合理诉求。”日前,在正阳县熊寨镇王楼村的扶贫车间,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驻王楼村驻村第一书记刘闯向刚来驻村的新队员陈超凡语重心长地说道。

当初,看着小灯笼在扶贫车间做得还可以,刘闯和村干部觉得灯笼的“加工车间”可以扩展到群众家里,这样可以带动村民就业、帮助村民增加收益。通过和镇领导、包村镇干部、王楼村干部、务工村民、在家群众等的多次沟通,省交行驻村工作队和王楼村两委在村部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动员在家村民把灯笼原料拉回家后按照标准严格制作出来,再和扶贫车间联系拉货。

一些“敢吃螃蟹”的村民们觉得这主意不错,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踏上了灯笼产品制作的“康庄大道”。拉好原料后,村民们拿着车间提供的工具,在老师傅的指点下从生疏到熟练、再到熟能生巧,由不懂灯笼加工的“小白”一跃成为“技术能手”,不仅用动作熟练的双手串出一个个又红又好、精致可爱的灯笼,更能挣钱的红灯笼在抖音、微信等平台“爆火”后吸引了越来越多村民的拜师学艺、团体创业。

随着灯笼产量越来越多,对产品质量、交货日期等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通过省交行驻村工作队、王楼村两委等多方协调,扶贫车间又及时增加了灯笼加工的品种、样式,购买和调试新机器设备,完善车间硬件设施,邀请专业人士来车间进行技术讲解、技术指导等,充分吸收和灵活采用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方式,对车间务工村民、在家村民进行精细化管理,让灯笼经济能够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助力灯笼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同时,科学总结和合理宣讲创业励志故事,培育和孵化创业达人、创业产业,进一步激发更多村民利用本身特长进行干事创业的干劲和激情!

“灯笼经济越来越好,‘灯笼精神’更要及时总结,这是王楼村民主动参与后才越做越强、越做越大,肯定有一种精神在激励、支撑。概括出来,这种精神主要体现在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再接再厉等方面,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王楼村结出的‘理论果实’。归纳总结、宣传推广,让更多人知道王楼村民做出不少成绩的精神源动力,擦亮王楼村的文化振兴名片,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摸着工人们在车间加工好的灯笼,刘闯自信满满地表示。(刘国清 滕敬豪)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