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县人民法院:能动履职让司法为民之树根深叶茂
发表时间 2024-02-01 17:50   阅读 23379

人民法庭是法院审判工作的前沿阵地,也是推进社会治理、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正阳县人民法院不断完善诉讼服务,着眼群众司法需求,用心、用情、用法浇灌司法为民之树,播撒种子、培育沃土、倾洒甘露,让司法为民之树根深叶茂。

“联动”解纷 播撒司法为民种子

“法官,我现在已经认识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再也不会在网络平台上随意发表言论了。”当事人陈某诚恳地保证。

2023年4月,谷某在其抖音账号上发布视频,称温某骗钱,并在评论区与网友留言互动,该视频被点赞、评论、转发,温某瞬间成为“网红”。这件事传到温某耳中,不堪其扰的温某遂将其诉至正阳县人民法院。为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柔和化解纠纷,正阳县人民法院熊寨法庭法官联合当地派出所共同开展调解工作。

调解过程中,法官和派出所民警通过“背对背”调解法进行劝导,并从法理、情理的角度释法析理,使谷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删除视频,并当面向温某道歉。最终,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达成和解协议。

一个个案件成功调解的背后,是法官用心服务,深耕司法惠民的沃土的成功实践与探索。近年来,正阳县人民法院主动对接当地派出所、司法所,在协作联动、诉源治理、诉源治理、素质提升、风险防范、党建共建等方面做实文章,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日常沟通与信息共享,形成整体合力。

2023年,“一庭两所”开展会商研判3次,巡回调解4次,预防矛盾升级案件13件,化解矛盾纠纷16件。

“智慧”赋能 厚植司法便民沃土

“法官,我人在外地上班,开庭可能赶不回来怎么办?”2023年1月,当事人李某在电话里焦急地问。

受雇于朱某的李某在2023年1月到2月间为其提供挖掘机施工服务,但是工程完工后,朱某未向其支付工资,李某多次催要无果,无奈诉至正阳县人民法院。案件审理过程中,承办法官得知李某、朱某双方均身处外地且案件事实清楚,到庭参加诉讼只会平添当事人诉累,于是及时联系当事人并询问其意见。

经过释法说理,法官组织双方通过“云上法庭”进行线上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分期还款的协议。

民有所盼,法有所为。近年来,正阳县人民法院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依托“网上庭审”“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等平台,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实现调解、立案、送达等诉讼活动,减少诉讼时间和成本。

2023年以来,通过“云上法庭”审理案件58起,打破调解与审判的时空限制,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实现公平正义“不掉线”。

“赶集”普法 倾洒司法惠民甘露

“出卖银行卡是违法行为。”

“网上辱骂、侮辱他人会构成侵犯名誉权。”

…………

在正阳县付寨乡大集上,听了法官的普法宣讲后,村民们将学习到的知识讲得头头是道。

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正阳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能动司法,创新性延伸司法职能,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通过“法律七进”“巡回审判”等方式,打通基层法治宣传的“神经末梢”。

同时,主动打开大门,邀请学校师生参与“法庭开放日”活动,通过开展模拟法庭、观看法治情景剧等,引导学生“沉浸式”感受司法力量。今年以来,开展巡回审判3场次,各类普法宣传活动5场次,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覆盖群众1500余人次。

下一步,正阳县人民法院将不断丰富新时代“枫桥经验”新内涵,为辖区群众提供更优质便捷的“家门口”式司法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王树恒)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