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县:延伸触角服务基层治理 绘就乡村治理和睦画卷
发表时间 2024-02-07 15:17   阅读 15467

正阳县人民法院坚持贯彻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聚焦新时代人民群众法治需求,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主动延伸服务触角,推动重心下沉、力量下沉,绘就服务乡村振兴、面向基层社会治理的“和睦画卷”。

“解纷画”以和为贵 以调为先

正阳县人民法院真阳法庭始终将调解工作融入审判全过程,依托巡回办案,上门审理工作机制,在真阳镇庞桥社区设立人民调解室,形成人大代表+法官、法官+村委、法官+司法所、法官+公安派出所等多元调解模式。

孙某、马某系正阳县吕河乡马庄村村民,马某从村内搬到村外,村内的老宅基地空闲着,孙某在马某的空宅基地上栽了两行树,马某发现后将孙某的树砍掉。马某认为,孙某未经其同意,擅自在其宅基地上栽树,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故请求人民法院判令孙某停止侵权。

受理该案后,真阳法庭法官考虑到原、被告双方系同村组村民,又是邻居,对案件事实无争议,调解空间大,遂及时联系人大代表、村组干部参与该案调解。人大代表和法官与双方耐心地沟通、协调,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马某一次性赔偿孙某各项损失500元,案件得以圆满化解。

“服务画”始于民需 终于民安

真阳法庭始终把“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作为重要原则。

小南(化名)与小明(化名)系法庭辖区某小学五年级学生,一次扫地嬉闹时,小明不慎用扫把碰到小南脸部,造成小南牙齿脱落。此后,双方家长及校方对小南的赔偿问题多次协商无果,事情陷入僵局,校方请求法庭参与诉前调解。

考虑到该案系校园纠纷,若处理不当,不仅容易引发家校矛盾,而且可能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法官当即召集各方当事人到法庭对该案进行诉前调解。经多次调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各方当事人共计支付小南各项损失8000元且当场履行完毕。

“同学们,大家一定要注意校园安全……”一周后,一场校园安全法治课在该小学举行。正阳县人民法院法治副校长分享了近年来审理的校园纠纷案件,以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这样的法治宣传活动已经成为真阳法庭常态。真阳法庭依托“法治副校长”等深入田间地头、中小学校,向辖区群众宣传民法典等相关法律知识,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2023年,共开展法律宣讲、以案释法等活动近10余次。

“便民画”以民为本“便”字当先

真阳法庭深度融入诉源治理,严格兑现法庭“便民高效”的服务承诺。

“我腿脚行动不便,没想法官这么体谅我,把法庭搬到了家门口,真是太感谢了!”张某握着法官的手激动地说。

早些年,好友曾某向张某借款,后一直未还款。张某遂拿着借条寻求法庭帮忙。考虑到张某年纪较大,行动不便,且居住在离法庭较远的偏远乡村,法官便决定以巡回审判的方式审理此案。此后,在法官的主持下,张某与曾某双方达成了分期履行和解协议。

近年来,真阳法庭在辖区开展巡回审理,实现在老百姓“家门口”就地办案。2023年,共开展巡回办案65件,网上开庭80余件,在线调解50余件。

乡村要振兴,发展是根本。真阳法庭将紧扣“三个便于、三个服务、三个优化”工作原则,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服务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点线面”一体推动矛盾纠纷不上交、能动司法不缺位,探索走出一条可持续加法的“真阳枫景”,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王树恒)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