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儿杨毛,被正阳县傅寨乡熊楼村农民群众戏称为“活雷锋”。平时在正阳县城参加爱心团队蓝天救援队的爱心救援,在正阳县人民武装部的安排下到学校训练中学生,忙了回村里帮村两委分忧解难,为广大群众办了不少实事、好事……
部队服役数年后,光荣退出现役的“部队精英”杨毛总是想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一些事情,经过履行相关组织程序,杨毛进入村两委工作,顺利完成从“退伍军人”到“人民公仆”的华丽转身。由于在部队养成了热爱学习、乐于助人等不少好习惯,在村里上班的杨毛很快就适应了村两委的各项工作,还把村两委分配给他的工作干得漂漂亮亮的,又通过自学对学历进行提升,由满腔热情的“军人才”成为业务过硬、技术熟练、助人为乐、办事干练的“好公仆”,更以一如既往的行动赢得越来越多村民的信赖和支持。
看杨毛如此敬业,杨毛的父亲杨建波倍感欣慰。他在外务工多年,如今年纪大了,也想回报组织的关怀。于是,杨建波主动向村两委“请缨”,主动到村里帮忙,并且还发动亲朋好友、本村群众积极支持村里的工作,像“领头雁”杨毛一样,在正阳县傅寨乡熊楼村党支部书记黄斌的带领下,积极参与村里大力开展的乡村振兴、“五星”支部争创工作,以身体力行助力其他乡土人才在熊楼村的“创业、就业”,加快建好宜居宜业和美家园。
在村两委因人制宜地出政策、给帮扶、优环境等各项措施的激励下,在杨毛、黄斌等“领头雁”的带动下,小庭院、小广场、小卫生室、小超市、小农资等不断落地、运营和维护,粮食收购、秸秆回收与加工、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农村快递、农资服务、光伏发电安装等乡村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出来,以“村集体经济、公司、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创业达人、加盟农户”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不断丰富和完善,不仅带动了越来越多村民在家门口的稳定就业,撑满了越来越多村民的“钱袋子”,还以逐渐增加的村集体经济支撑了脱贫户务工、村公益岗务工、人居环境大整治、表彰激励、文化活动开展等工作,以越来越强大的村集体经济和乡村产业规模推动着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齐头并进”,更让越来越多村民享受到了新时代带来的实惠和成果。
为了进一步增强“乡土人才”的榜样带动能力,在傅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熊楼村两委积极和县、乡业务部门进行对接,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技术指导、项目落地、招商引资、院地合作、强强联合、小额信贷、政策支持等,既为乡土人才不断储备和更新相关知识和技能,又为乡土人才开展特色产业提供各种支持,还为想跟着乡土人才进行创业、就业的农民群众提供各种便利,以强有力的组织引领、经常性的走访慰问和多举措的措施跟进来推动人才振兴的广泛实施,为农村地区培养一批又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陈乾绪 滕敬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