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晚,信阳市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新集街道开展“护航夜市经济”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对首府路步行街、解放路等夜市集中区域的40户流动摊贩、20家餐饮店铺进行检查,以“监管+服务”双举措保障夏季食品安全,为县域“夜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当晚19时许,联合检查组深入夜市一线,重点检查各经营主体资质、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食材采购渠道及储存条件、餐饮具清洗消毒、加工操作规范等。针对夏季高温易引发食品变质的特点,执法人员特别加强对凉菜、卤味、生鲜等高风险食品的监管,严查过期变质、“三无”食品及非法添加行为。
在首府路步行街某麻辣烫地摊前,执法人员仔细核对食材进货台账,并现场抽查冷鲜肉储存条件。“过夜熟食必须低温冷藏,生熟食材要分区存放。”新县市场监管局餐饮监管股负责人周小涛一边检查冰柜,一边向摊主强调操作规范,“留存好供货商资质和票据,既是法律要求,也能避免纠纷。”
在解放路某烧烤店,执法人员发现一名从业人员健康证已过期3天,当即责令店铺限期整改。“健康证过期看似小事,但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隐患,这几天得尽快补办。”现场执法人员表示。
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坚持“普法走在执法前”,对3家存在防蝇防尘措施不到位、餐具消毒记录缺失等问题的商户,采取“现场指导+限期整改”方式,逐一列出整改清单。同时,通过发放《食品安全知识手册》、现场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条款,帮助经营者增强法律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以前总觉得证件齐全就行,现在才知道食材存储温度、餐具消毒时间都有讲究。”一位烧烤店主感慨道。
新集街道工作人员则同步开展经营秩序规范行动。在首府路与解放路交叉口,新集街道党工委委员、人大工委主任王宇对一名不规范摆摊的商贩进行着劝导:“这些区域是应急通道,必须保持畅通。万一发生突发事件,救援车辆无法进入,后果不堪设想。”商贩听后认识到错误立即将摊位挪至指定区域。
“夜市是城市活力的体现,但食品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新县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总监何沁表示,此次行动共检查流动摊贩40户、餐饮店铺20家,整体情况良好,但仍有部分商户存在索证索票不全、防蚊虫防尘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下一步,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联合新集街道不定期开展“错峰监管+随机抽查”回头看等,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共治格局。
夜幕下,联合检查组的身影穿梭在灯火通明的夜市间。从食材源头到餐桌终端,从证照公示到操作规范,这场覆盖夜市全链条的“安全体检”,不仅为消费者筑牢了食品安全防线,也为新县打造“放心夜市”品牌、激活夜间消费潜力注入了强劲动能。(通讯员:李承贝 梁秋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