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老城是洛阳城市发展的摇篮,是洛阳最早的建成区,也是全国唯一以“老城区”命名的城区,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文旅产业优势突出。近年来,洛阳市老城区全面发展人民文旅,“汉服+洛邑古城”火爆出圈,已经成为洛阳乃至河南文旅的“引流之王”。老城的人民文旅,既是人人参与,又是惠及人人的文旅。每个人既是文旅的消费者,又是文旅的创造者;既是游客,又是风景;既是故事的读者,又是故事中的“穿越”者、参与者。
对于政府而言,人民文旅应该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旅,一切为了人民,响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意顶层设计,积极引导,持续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当下,如何借助“汉服经济”的“老城现象”进一步发展人民文旅,持续保持老城文旅热度不减,实现“长红”?
对此,深挖老城的历史文化资源,依靠文化的永恒性,用文化赋能,讲好老城故事,将是发展人民文旅的一种重要路径。那么,如何才能讲好“老城故事”?
讲好老城“城市”故事
洛阳有着4000多年的建城史,1500多年的建都史。洛阳老城的兴衰是国家兴衰的缩影,其建城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据专家考古论证,周公营建的洛邑(成周)的城址当在今定鼎路以东,焦枝铁路以西,邙山以南,洛河以北约6平方公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老城一带。隋唐至北宋时期,这里是隋唐洛阳城的东城。老城区的城市区部分是在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是在隋唐东都的东城遗址上扩建而成,是在隋唐东都城一小部分的基础上建设发展而成。其城廓为正方形,其城周仅8里345步,约为唐东都城的二十分之一,规模大大缩减。金代洛阳城历代承袭,奠定了今天洛阳老城的基础,影响深远。
金元时期修建的洛阳城,乃是夯土筑城,是土城墙。明洪武六年(1373)由河南卫“安远将军”陆龄,督众将原金元洛阳土城墙改筑成青砖城墙。城墙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城墙按建筑原材料分为版筑夯土墙、土坯垒砌墙、青砖砌墙、石砌墙和砖石混合砌筑多种类型。早期的城墙多为土筑,宋元时期由于火炮应用于攻城,才逐渐在主要城垣外表包砖,明代各大小城市均普遍包砖。包墙的这些青砖一般是为修砌城墙专门烧制,比一般青砖既大且厚,很多城砖上还模刻有监造官员或承烧窑户的姓名。
民国时期,这里一度成为河南省省会。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曾定“行都”于此。1939年,国民党以“坚壁抗战”为由将老城城墙城门拆除。1946年,国民党政权为与人民解放军对抗,调集民工10余万,重建洛阳城墙,深挖高垒,筑土为墙。洛阳解放,城墙有所破坏,后逐渐消失。目前在东门遗址内尚存早期城墙遗址一段。老城南、北、西侧城河仍然存在,唯东侧城河遗址已被新建居住小区所覆盖。可以说,直到1948年洛阳解放前,老城区仍保留金元时期的城址格局,是全国唯一一座历经3000年没有断代的城池,“老城”之名由此而来。
讲好老城的城市故事,有助于老城群众重新认识身边的历史文化遗产,尊崇和弘扬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外地游客了解和宣传老城的历史文化,对于发展由群众共享文化果实的人民文旅具有重要意义。
讲好老城“名人”故事
洛阳老城连续不断的历史,也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王侯将相、才子佳人。有必要通过系统梳理考证,讲好这些老城“名人”故事。借助“名人”效应,让历史名人与现代老城古今辉映、相得益彰,让“人民文旅”闻名遐迩。
老城“名人”犹如河汉星辰,不胜枚举。如:周公测影营建洛邑、周穆王洛阳西巡昆仑、孔子入周问礼老聃、强项令董宣不畏强暴、隋炀帝营建东京城、王世充托梦营建周公庙、武则天改东都为神都、薛怀义建造明堂、安禄山攻陷洛阳、黄巢兵进洛阳、石敬瑭洛阳称帝、伊王福王洛阳就藩等。
近代以来,尽管洛阳已经不再是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但仍有大量地方名人。如至今还有祠堂的晚清名将马德顺、仍有故居的徐培斋、末代翰林林东郊,还有老城的近代书法家李振九、高福唐、怪笔杨范、孙巨川、沈寿石、寇北辰等;著名医家马尊三、李占标、史法璋、王家声等;还有清朝顺治年间进士董笃行、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郭芳五、“诗书画印”四绝的郭铁林、“党的好女儿”全国劳动模范赵春娥等。
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当代名人,在各个时代都是典型的文化符号,影响着一个时代。深入挖掘名人背后的文化价值并使其与当代社会相匹配,活化利用一些名人留下的故居大院,对于传承创新传统文化, 发展人民文旅具有重要意义。
讲好老城“名胜”故事
洛阳老城区文物古迹众多,现存历史建筑91处,文保单位66个。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文物古迹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主要名胜古迹有天堂、明堂、新潭、周公庙、董公祠、福王府、山陕会馆、潞泽会馆、河南府城隍庙、河南府文庙、妥灵宫、文峰塔、钟鼓楼、洛八办等。现存名胜古迹既是一道靓丽的自然景观,又是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深入挖掘这些名胜古迹的历史信息,借助现代传播手段,讲好老城的“名胜”故事,以文润城方能行稳致远。
例如,在今洛邑古城内的新潭遗址和文峰塔,就值得全面梳理历史资源,包装打造,从而给景区内的“汉服风”厚植人文底蕴。让人们来到洛邑古城不仅体验汉服、品尝美食,还能感受洛阳的千年历史,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之美。
新潭是唐代洛阳城漕运系统的枢纽,是隋唐大运河重要的漕运码头。隋唐时期,由于大运河的开凿,洛阳成为世界性的商品集散地,大运河承载着货运的重要职能。《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大足元年六月,于东都立德坊南,穿新潭,安置诸州租船。”新潭码头成为天下诸州缴纳租调的船只停靠的重要地点,卸下的粟米通过与漕渠相通的泄城渠运入附近的含嘉仓城,继而入库。新潭位于北市最繁华的地方,是当时东都城内漕运、水利、风景、园林等综合开发的创举。这里一年四季景色宜人,四周栽植柳树,潭中央聚土成岛,上设租场,来洛阳的漕船和商船都停在这里。史载:“天下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满河路,商旅贸易,车马填塞。”(《元河南志》)。
文峰塔是用于祈祷文运昌盛的塔式建筑,又称文昌塔、文笔塔、文光塔等,取名与塔内供奉的文昌帝君和奎星有关,一般由官府集资建造。历史时期各地普遍都有建造,至今国内仍有不少遗存。洛阳民谚云:“洛阳有座文峰塔,离天只有一丈八。” 洛阳建塔祭祀二神,皆在祈盼洛阳文化昌盛,多出状元。文峰塔作为洛阳市区现存唯一的一座砖石古塔,始建于宋代,明末毁于战火,清初重建。可以深挖其传统教育文化和民俗的内容,活化其中与洛阳历史文化相关的资源,加以打造展示利用。既可以设计成部分文创产品,也可以作为沉浸式体验的一部分。
充分借助老城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赋能,使得这座连绵不绝、“活着”的古城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对于发展人民文旅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文旅,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新型文旅业态,赋能人民美好生活。老城区文旅的出圈,就是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科技赋能,文化融合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为了进一步把人民文旅理念落到实处,政府要主动担当,积极谋划,引导人们把老城“故事”讲好,把老城“声音”传播好,持续提升老城的美誉度、人文底蕴和城市魅力。(通讯员:王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