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信阳市新县新集街道积极行动、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残疾人政策帮扶、生活照料等各项工作,切实为残疾人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加强摸排管理,确保人员底数清。21个村居配齐残疾人专职委员,明确职责责任到人,街道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牵头组织“两委”干部、网格员,对辖区残疾人广泛走访,细致摸排。根据“不缺一户、不漏一人”的原则,全面掌握残疾人的家庭情况、健康状况、经济来源等信息,健全基础数据库,每年开展一次两项补贴生存认证,实行信息动态更新,为更好地落实残疾人政策、做好残疾人服务提供有力支撑。截至目前,共建册管理残疾人1905人,其中一级残疾人179人,二级残疾人579人。
严格审核管理,确保资金发放准。规范残疾人补贴发放,严格执行审核、管理机制,集中组织36名疑似精神智力患者参加评残鉴定,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护理补贴”“康复救助”保障范围,认真落实低保、教育、就业等政策,确保残疾人各项政策落实。截至目前,共为598人办理了低保补贴,为830人办理了残疾人两项补贴,其中享受重度护理补贴489人,享受困难生活补贴598人,并为749名一二级残疾人免费代缴城乡医保。
加强关爱服务,确保群众心里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等功能阵地,为不便出门的特殊人群,组织社区工作者或网格员开展代办服务和上门服务,根据残疾群众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申请发放轮椅、拐杖、助听器等辅助器具,当好助残服务的“贴心人”。共为残疾人发放轮椅219辆、拐杖47幅、助听器37对,并为87名困难重度残疾人进行了家庭无障碍改造。
加强服务保障,确保政策覆盖广。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背街小巷、小区宣传栏张贴宣传资料、利用网格微信群发布政策信息及办事指南、入户走访面对面进行政策讲解等方式,并借助“全国助残日”“爱眼日”等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组织64名残疾人参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加大残疾保障政策宣传力度、深度、广度,提高居民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通讯员:梁秋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