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频道新闻热线:
0371-65791999
【健康科普讲堂】郭鑫:腰椎健康警钟,坐骨神经痛与哪些疾病有关?
发表时间 2024-09-23 16:47   阅读 68909

健康大河南讯:(文|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主治医师 郭鑫)坐骨神经痛,这一名词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它指的是由于坐骨神经受到损伤或刺激而引起的疼痛。这种疼痛通常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从臀部向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背外侧放射,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严重时甚至影响日常生活。本文将深入探讨坐骨神经痛的成因、与哪些疾病相关,以及相应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一、坐骨神经痛的基本概念

坐骨神经是人体中最长、最粗的神经,由第4、5腰神经和第1、2、3骶神经前支组成,负责传递下肢的感觉和运动信号。它起始于腰骶部,经过臀部,沿大腿后侧下行,至小腿外侧及足背外侧。当这条神经受到压迫、损伤或炎症时,便会产生坐骨神经痛。

二、坐骨神经痛的成因

坐骨神经痛的成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原发因素

坐骨神经炎:感冒、受凉、受潮、扁桃体炎等感染性疾病可能引发坐骨神经炎,导致坐骨神经疼痛。

外伤:腰部或脊椎的外伤,如椎体爆裂性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可直接损伤坐骨神经或影响其血液供应,引起疼痛。

2、继发因素

腰椎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骨质增生等腰椎疾病,当它们压迫到坐骨神经时,会引起坐骨神经痛。

梨状肌综合征:梨状肌是臀部的一块肌肉,当梨状肌受到损伤后,可能充血、水肿、痉挛并变得肥厚,从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发疼痛。

腰椎间盘感染及脊柱肿瘤:腰椎间盘感染可能导致局部脓肿形成,压迫神经根;脊柱肿瘤则可能形成软组织肿块,压迫神经根,两者均可引发坐骨神经痛。

三、与坐骨神经痛相关的疾病

1、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加上损伤、过度劳累等因素,可能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外膨出或脱出,进而压迫神经根。这种压迫不仅会引起腰痛,还会沿坐骨神经通路放射至下肢,产生典型的坐骨神经痛。

2、腰椎骨质增生

腰椎骨质增生是一种以椎体边缘及关节软骨退变增生为主的骨关节病,多见于中年以上的男性和肥胖者。增生的骨质可能压迫坐骨神经,导致疼痛。此外,增生的骨质还可能刺激周围软组织,引起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疼痛。

3、腰椎滑脱

腰椎滑脱是指腰椎相邻两椎体之间发生相对滑移,可能由于腰椎峡部崩裂、退行性变等因素引起。腰椎滑脱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下腰部酸痛,这种疼痛在劳累后加剧。当滑脱的椎体压迫到坐骨神经时,会引起坐骨神经痛。

4、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是由于梨状肌损伤、充血、水肿、痉挛或肥厚等原因,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而引起的疾病。患者常表现为臀部疼痛、下肢麻木、下肢肌肉力量减弱等症状。由于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密切关系,梨状肌综合征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重要原因之一。

 

5、腰椎管狭窄

腰椎管狭窄是指腰椎管容积变小,导致神经受到压迫的疾病。患者常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肢麻木、下肢肌肉力量减弱等症状。当腰椎管狭窄压迫到坐骨神经时,会引起坐骨神经痛。

6、脊柱肿瘤

脊柱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它们可能形成软组织肿块,压迫神经根,引发坐骨神经痛。此外,肿瘤还可能破坏脊柱结构,导致脊柱稳定性下降,进一步加重神经压迫症状。

四、坐骨神经痛的预防与治疗

1、预防策略

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避免长期久坐、久站和从事重体力劳动,以减少腰椎负荷。

加强腰腹部肌肉力量训练:通过适当的锻炼增强腰腹部肌肉力量,提高脊柱稳定性。

保持正确姿势:无论是工作还是日常生活,都应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势,避免脊柱扭曲。

控制体重:肥胖是腰椎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有助于减轻腰椎负担。

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损伤脊柱组织,加速椎间盘的磨损;过量饮酒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腰椎退行性变。

2、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对于轻中度坐骨神经痛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氯诺昔康片等)缓解疼痛;对于梨状肌综合征患者,可口服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胶囊、维生素B1片等)促进神经修复。

物理治疗:包括针灸、推拿、牵引等物理治疗方法,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神经压迫症状。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腰椎间盘切除术、腰椎融合术等,旨在解除神经压迫、恢复脊柱稳定性。

康复锻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脊柱稳定性、促进神经恢复。常见的康复锻炼方法包括仰卧抬腿、俯卧抬腿、腰部拱桥等。

五、结语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疼痛疾病,其成因复杂多样,与多种腰椎疾病密切相关。通过了解坐骨神经痛的成因和与疾病的关系,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其发生风险;同时,在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科学治疗也是关键。希望本文能为广大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