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频道新闻热线:
0371-65791999
【健康科普讲堂】林诚:从发热到栓塞 警惕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隐形威胁
发表时间 2024-09-30 19:03   阅读 67973

健康大河南讯:(文|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 林诚)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 IE)是一种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直接感染心脏瓣膜或心室壁内膜引发的严重疾病。这种疾病不仅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还因其复杂性和隐匿性而增加了诊断与治疗的难度。本文将详细介绍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症状、病因、诊断方法以及治疗与预防措施,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并防范这一隐形杀手。

一、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体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和螺旋体等。其中,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这些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侵入心脏,在病变的心脏组织或瓣膜内生长繁殖,导致心内膜的炎症和损伤。

感染的发生往往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基础心脏病:如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等,这些疾病为病原体的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

免疫抑制状态:如肿瘤患者使用细胞毒性药物、器官移植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等,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易感染。

有创医疗操作:如静脉插管、心脏手术、介入治疗等,增加了病原体进入血液的风险。

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症状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多样,根据病情的不同,可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种类型,但其共同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热

发热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热型多为不规则热,体温常在37.5-39℃之间,有时可高达40℃。发热常伴有畏寒和出汗,部分患者可能在午后和晚上体温较高。值得注意的是,有3%-15%的患者体温可能正常或低于正常,这多见于老年人或伴有栓塞、真菌性动脉瘤破裂等情况。

2、心脏杂音

高达80%-85%的患者可闻及心脏杂音,这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导致心脏瓣膜受损所致。杂音可能由原有的心脏杂音因赘生物而发生改变,表现为粗糙响亮、呈海鸥鸣样或音乐样。新出现的心脏杂音也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体征之一。

3、贫血

约70%-90%的患者会出现进行性贫血,部分患者贫血程度严重,病程较长。贫血的发生与病原体感染导致的慢性失血、红细胞破坏增加等因素有关。

4、疼痛与不适

患者常有全身疼痛、关节痛、低位背痛和肌痛,特别是累及腓肠肌和股部肌肉时更为明显。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不适、疲倦、低热、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

5、栓塞症状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常出现栓塞症状,这是由赘生物脱落导致远处栓塞所致。栓塞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皮肤栓塞可见散在的小瘀点,指趾屈面可出现隆起的紫红色小结节(Osler结节)。内脏栓塞可引起脾大、腹痛、血尿、便血等症状。肺栓塞可出现胸痛、咳嗽、咯血,脑动脉栓塞则表现为头痛、呕吐、偏瘫、失语、抽搐甚至昏迷。

6、其他表现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周围体征,如瘀点、指和趾甲下线状出血、Roth斑(视网膜卵圆形出血斑)、Janeway损害(手掌和足底无痛性出血红斑)等。此外,感染性心内膜炎还可能引起呼吸困难、胸痛、胸闷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心功能衰竭。

三、诊断方法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综合分析。

1、临床表现

结合患者的发热、心脏杂音、贫血、疼痛与不适、栓塞症状等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常显示进行性贫血、白细胞计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升高等。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也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常见表现。血细菌培养阳性是确诊的重要依据,应反复多次进行以提高阳性率。

3、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工具,可观察心脏瓣膜上的赘生物、瓣膜穿孔、腱索断裂等病变。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病变的部位和范围。

四、预防措施

除了积极的治疗外,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积极治疗基础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高危人群包括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因此,积极治疗这些基础心脏病是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抵抗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患者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适度的运动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式来提高免疫力。

注意口腔卫生: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是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措施之一。患者应定期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缝等,以减少口腔内的细菌数量。

避免有创医疗检查:尽可能避免有创医疗检查和操作是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必须进行有创医疗检查或操作,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