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在正阳县熊寨镇王大塘村脱贫户刘新春的大棚里,一畦畦的菜苗又迅速长出来了,他一脸微笑地说道:“去年他自己种植了一个大棚,又承包了两个大棚,加上帮忙销售蔬菜产品,总算总结出来大棚‘致富经’了。”
通过多年从事大棚种植,刘新春已熟练掌握大棚蔬菜种植的技术,还有着日趋稳定、逐渐扩大的产品销售渠道,科学安排一年四季的大棚种植蔬菜的种类、面积、施肥等,对如何采用绿色防控手段和大棚管理手段来提高蔬菜产品的质量、产量、口感、色感等有着一整套成功的“独家秘笈”,还通过大棚种植成功“脱贫摘帽”,并且顺利成为大棚致富的“领头雁”,为家人撑好了经济来源稳定的“致富伞”。
看着长势甚旺的蔬菜秧苗,刘新春介绍,大棚种植没有那么多的“学问”,选好种子、农资,准确了解市场需求,在蔬菜的发芽、定植、开花、结果等重要时间节点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该踢苗踢苗,该除枝除枝,该施肥施肥,该补水补水,该点花点花,该绑枝绑枝,该引蜂引蜂,该通风通风,该透光透光,该摘果摘果,勤于管理,加强学习,多多交流,一定能赚钱。
这几年,刘新春抓住大棚种植的机遇,把三个大棚打理得井井有条的,还经常聘用当地脱贫户、在家村民来他的大棚里稳定务工,又给当地的孤寡老人等群众免费送菜,不仅成了致富有道的“大棚达人”,调教了不少慕名学习的“徒弟”,成功实现了身份转变,还成了当地乐于助人的“大善人”,为他的蔬菜销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看到大棚种植能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刘新春还想在老家再打造一个蔬菜种植大棚。再有一个大棚,刘新春的带动群众致富能力更强了,不仅能招聘更多农民群众的务工就业,还能为更多商家和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蔬菜种植产品。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还要让有特长的人才干好擅长的事情,并且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只要刘新春想发展大棚种植,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驻王楼村工作队和王楼村两委会在番顺产业园里大力支持他,王大塘村两委也会在刘新春的老家王大塘村大力支持他,该申请申请,该帮扶帮扶,该办手续办手续,该走访走访,争取把刘新春打造成因地制宜发展大棚种植的“创业典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美好愿景,正阳县熊寨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杨小伟 滕敬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