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县斛山乡是传统农业大乡,现有耕地面积8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7万亩。大量秸秆的产生,造成秸秆禁烧和环保压力。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造一条低碳环保、高效高质的“绿色产业链”,斛山乡“秸”尽所能,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将秸秆变成饲料、肥料,“创新利用、变废为宝”,打造秸秆综合利用强乡。2023年,斛山乡人民政府被评为信阳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先进集体。
近年来,斛山乡党委、政府把畜牧业作为一项富民强乡的重要产业,已建成了以河南福牛牧业有限公司、金梦然牧业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一批优质肉牛养殖企业,逐步形成牛产业集群,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成立了斛山乡肉牛养殖企业协会;年出栏肉牛1.5万余头,产业聚集优势明显,产业带动效应突出。
福牛牧业斛山牛场位于斛山乡范乡村境内,是斛山乡党委、政府2021年5月引进的省“三个一批”重点项目。项目占地1250余亩,累计投资1.5亿元,主要聚焦西门塔尔肉牛从犊牛饲养到育肥牛的全环节,年出栏育肥牛达1万头;该企业建成有机肥加工厂和青贮饲料加工车间,大量收购农作物秸秆,一部分作为肉牛饲料;不能作饲料的秸秆粉碎后与牛羊粪一起堆沤发酵,生产有机肥,实现了秸秆过腹还田、资源循环利用,构建了“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利用”的新型种养结构,年收购利用秸秆近3万吨。2023年该企业被农业农村部评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目前已是豫南地区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标准化肉牛养殖基地,有力带动了斛山乡的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利用水平。
“斛山乡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乡,水稻小麦种植面积大,每年产生的秸秆数量是非常可观的,全乡一年产生秸秆3万余吨。在县禁烧办对秸秆综合利用奖补的基础上,我们乡又出台了《关于加强斛山乡2023年度禁烧工作的意见》,根据秸秆出售量额外给予40-50元/吨的补贴,引导各村(社区)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田大户积极将秸秆进行收割打捆,出售给福牛牧业、金梦然牧业牛场作为饲料。这种做法既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效益,又有效遏制秸秆焚烧现象,还解决了肉牛养殖企业的饲料问题。”光山县斛山乡党委书记殷久沂介绍道。
光山县斛山乡蔡庄村顺丰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顺远告诉记者:“我们合作社在蔡庄村流转了1500余亩土地种植水稻,流转500余亩种植小麦。每年丰收后,产生的秸秆麦草近800吨,以前也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只能烂在田地里,自从福牛牧业、金梦然牧业等肉牛养殖企业落户斛山乡,秸秆也变废为宝了,我们用专业的机器把秸秆、麦草打捆统一售卖到福牛牧业、金梦然牧业,一吨能卖到300到500不等,光秸秆麦草一年都能卖20万元。”
斛山乡按照全乡耕地面积和秸秆资源分布状况,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在21个村(社区)建成秸秆收储点5个,在福牛牧业建立综合收储站1个,各村(社区)群众就近将秸秆运送至收储点,由收储点统一售卖到收储站。秸秆收储站点的建成,健全了秸秆麦草等资源“收储运、产加销”体系,打通了秸秆收集、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环节,确保秸秆综合利用全链条畅通。
下一步,斛山乡将加快秸秆收储体系建设,提升全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构建秸秆综合利用高质量发展格局,促进现代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助推乡村振兴。(通讯员:曾凡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