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县应急管理局:以“五有”标准不断推进双重预防机制
发表时间 2024-10-11 17:53   阅读 60470

双重预防机制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牛鼻子,“五有”标准是支撑其强大生命力的灵魂附体,其内涵丰富、实际有效,10月份以来,洛宁县应急管理局通过真抓实干,利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定能实现“将风险管控在隐患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之前”的“关口前移”之作用。

有完善的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领导机构,为有效落实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全面负责企业体系建设;以文件形式明确相关人员及部门的职责。制定符合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标准要求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运行考核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体系文件。分专业、分层次、分阶段对全员进行双重预防体系培训。

有全面覆盖的风险辨识分级管控体系。组织相关部门、班组、岗位人员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建立全员、全过程、全区域安全风险辨识清单。依据《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规范》及企业生产实际开展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根据风险分级管控原则,结合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等级风险管控层级。从工程技术、管理制度、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针对安全风险辨识清单,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形成全面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责任清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责任清单由企业组织相关部门、岗位人员按程序评审,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核公布。编制安全风险图(包括风险分布图和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存在重大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发放《岗位风险管控应知应会卡》《岗位事故应急处置卡》,告知员工及相关方主要风险和处置措施等相关内容。

有责任明确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依据风险管控措施清单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操作规程,编制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清单。隐患排查清单内容包括:排查内容、排查标准、排查方法、排查周期、排查责任等。制定全年隐患排查计划,明确各类隐患排查组织级别、排查时间、排查要求、排查范围、排查人员等。按照排查计划,分级组织隐患排查,及时、准确填写排查记录。建立动态的隐患排查、治理、验收、销号台账,全面记录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实现闭合管理。

有线上线下的智能化信息平台。有双重预防体系信息化管理系统。企业基本信息、双重预防体系组织机构、管理制度、风险隐患数据库、分析评价记录、隐患排查治理记录、清单和隐患排查治理台账等信息完整,准确。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具有PC端和手机APP信息交互方式,实现全天候动态和全员参与隐患上报功能。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实现对重大风险隐患的动态管理和对各级责任人和管理人员的即时预警。企业双重预防体系信息化平台应与相关监管部门信息平台对接,每月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重大风险和重大隐患。

有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制度。将岗位双重预防绩效与员工工资薪酬(奖金)挂钩,明确考核标准、频次、方式方法等。落实激励约束制度,定期兑现,真奖真罚、真建真用、常态长效。(通讯员:高龙轩)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