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辖区居民小区综合治理能力,深化基层自治建设,达成共建共享治理成效,构建人人有责、个个参与的基层治理共同体,今年以来,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珠江路街道丽新社区党委加大对基层社区治理的探索和投入力度,积极倡导规范建立老旧小区居民自治组织,以党建引领业委会和物管会开展社区自治与服务,引导群众自主选举、自主决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机能,焕发老旧小区新活力。
组织建设“聚力”,筑牢基层治理主心骨。
组织建设是基层治理的基石,丽新社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推进网格化协同治理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关键作用,深挖基层党建的源头活水,精心打造基层治理“金钥匙”。让党员力量深深嵌入网格之中,延伸基层治理“全触角”,坚持把网格作为基层治理敏锐的“神经末梢”。一是强化组织建设。将小区党支部打造成为党的坚强战斗堡垒。通过深化党建引领,不断创新社区网格治理的有效途径。构建“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X个群众自治组织”的“3+X”小区治理体系,推动小区在党支部领导下开展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群众自治组织等多方联动。二是加强党建赋能。实现党员担任网格长,精准把握基层需求,探索社区治理的新路径。打造社区营造治理工作模式,在社区微党建、小单元微自治、家门口微服务等方面实现突破,建强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实现“以点带面、整体提升”新局面。三是创新工作机制。社区党委紧紧围绕“事前有方案、事中有监督、事后有验收”的工作思路,共同探索多方共赢的解决办法,搭建民主议事平台,定期举办“暖心”茶话会、座谈会,累计开展民主议事10余次,收集问题建议25件,帮助和推动解决矛盾纠纷调解、楼道杂物清理等问题18个。切实提高了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推动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强化组织覆盖,夯实“红色业委会”基石。
丽新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核心作用,以“党建引领住宅小区治理专项行动”为指引,积极建立小区治理组织体系,通过建强“红色业委会”,把党的工作延伸到千家万户。社区党委聚焦老旧小区治理短板,汇聚多方力量,收集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对小区管理工作展开研讨20余次。通过多元参与、议事共治,目前辖区内5个小区成立了业委会、物管会,3个小区实现了居民自治,成功地拓宽组织服务外延、织密服务网络、健全服务载体的工作平台和连心桥梁。
精细服务“聚情”,撬动基层治理内生力。
在社区党建工作引领下,针对居民的“急难愁盼”积极组织召开议事会,实现了居民事居民议居民办,推动基层治理落地落实。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抓落实。在电动自行车专项安全治理攻坚行动中,小区业委会成员积极配合社区,采取“宣传+排查”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协助社区做好小区电动自行车信息的排摸登记工作,并对辖区内电动车飞线充电现象进行全面排查。同时,还配合完成了加装非机动车充电桩。二是坚持“我为群众办实事”暖民心。滨河印象小区大门口的照明设施损坏严重,夜晚漆黑一片,经过整改现已设施齐全,灯火通明;小区内广场泥土裸露、场内地砖凸起,周边桌椅、健身器材缺失破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历时1个月的时间,社区联合物管会对滨河印象小区内原有小广场进行提升改造,通过为小区广场重新铺设地面、投放便民座椅、健身器材等,将小广场打造成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休闲胜地”,现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三是坚持“实干笃行”惠民生。燃气公司家属院通过小区自治组织在社区的协调下,加装了三部平层入户电梯、购置了两台燃气锅炉、更换了暖气管道、新建和升级了智能大门、安装了路灯和监控设备。丽新社区党委将持续用小变化、小改善、小更新,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切实从居民需求出发,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强化社区治理能力。
社区治理紧密依托为民解忧、办实事的行动纲领,将群众日常关注的“细微小事”视为亟待解决的“民生要事”,积极投身于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的实践中,共同构建了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为服务群众铺设了一条快速响应、高速解决的“快车道”。(通讯员:胥文静 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