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伊滨区李村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发表时间 2025-05-25 10:53   阅读 8747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要求,洛阳市伊滨区李村街道以“抓基层、打基础、固根本、强治理”为主线,创新构建“1+1+4+5”治理体系,通过织密党建网格、整合治理资源、优化服务机制,推动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提升,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织密“一张网”,实现治理全域覆盖

李村街道科学划分10个社区、46个三级网格(含9个综合网格、37个专属网格),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体系,将党建、服务、管理全面融入网格。以华林社区为例,通过“两长四员”(网格长、楼栋长+警员、调解员等)模式,配备专职网格员73名,联动物业、志愿者等力量,实现“小事不出网格、矛盾就地化解”。2024年以来,网格累计解决环境卫生、邻里纠纷等民生问题350余件,群众满意度达92%。

二、建强“一中心”,智慧赋能精准治理

街道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指挥中心,整合“12345热线”“美好李村掌上办”等平台,推行“四色分类处置”机制:简单咨询3小时办结(蓝色)、一般事项3天办结(黄色)、复杂问题7天攻坚(橙色)、重大风险领导包案(红色)。通过数字化平台精准派单,事件处置效率提升43%,其中80%问题在48小时内解决,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

三、专班联动协同,破解治理难题

街道成立党建引领、平安法治、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四大专班,建立“三调联动”(人民、行政、司法调解协同)矛盾化解机制,推动纠纷化解率提升至75%。针对安置小区管理难题,华林苑社区创新“六进网格”服务模式,组建文明劝导、助老帮扶等5支志愿队,开展环境整治、政策宣讲等活动120余次,惠及居民超万人次。

四、机制创新驱动,服务提质增效

推行“1+5+N”一门式服务,综治中心常驻5个部门、轮驻N个职能单位,实现群众诉求“只进一扇门”。建立风险预警和“一清单一台账”责任机制,明确党组织、物业等主体责任,整改安全隐患68处。2024年,街道GDP达16.77亿元,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0.4%,民生支出占比提高至65%,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通讯员:李新乐)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