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信阳市新县新集街道组织董店等10个村聚焦中药材田间管理关键环节,精准施策、靶向发力,通过三项举措筑牢管理防线,推动辖区中药材种植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为秋季丰产及产业长效发展夯实根基。
新集街道聘请县级技术骨干2名组建指导专班,深入16个中药材种植基地,针对黄精、玉竹、黄柏、射干等15个主流品种生长特性,“一对一”定制施肥配比、病虫害绿色防控及科学除草方案。重点推广“人工除草+生物抑制剂”组合模式,截至目前,已完成400余亩地块除草作业,杂草防效稳定在90%以上,既避免杂草争肥,又守护了种植生态。
以戴洼、金河、董店等村为核心,全域推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带动200余亩核心种植区实现农药化肥用量锐减60%,其中化学除草剂使用量同比降幅达55%,从源头提升中药材品质,为后续深加工及市场溢价筑牢基础。
在种植集中区布设2个田间智能监测点,实时捕捉墒情、苗情及杂草生长动态,累计发布干旱预警、病虫害防治等提示信息12条,推动各类问题处置时效提升40%,有效将风险损失控制在最低,为中药材稳健生长保驾护航。
通过一系列举措,新集街道中药材田间管理精细化程度显著提升,不仅为眼下长势保驾护航,更让“药材变金材”的产业增收路越走越宽。(通讯员:马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