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体”工作法 潢川县人民法院少年家事法庭的“精密”与“温情”
发表时间 2025-08-14 16:12   阅读 69882

在守护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的最前线,信阳潢川县人民法院少年家事法庭始终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探索实践,逐步凝练出以“精细办案、程序正义、注重调解、指标引领”为核心的四位一体工作法。

精细办案:把“家长里短” 当作“精密手术”

家事案件,看似琐碎,却牵动着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的根基。少年家事法庭坚持将“精细化”贯穿每一个环节。庭前“三查”:查婚姻登记真实性、查财产线索明细、查子女抚养现状,避免因基础事实疏漏导致裁判偏差。 庭审“五问”:问感情基础、问矛盾根源、问调解意愿、问子女心声、问修复可能,确保裁判既合法理又通人情。 文书“三核”:判决书实行“法官+助理+书记员”三重校验,重点核查抚养费计算、财产分割数据等易错点,近三年文书差错率保持为零。精细不是繁琐,而是把“可能出错”的环节提前“焊死”。少年家事法庭庭长万东林说:“家事无小事,唯有把琐碎做到极致,方能让冰冷的法条传递出严谨的尺度与司法的温度。”

程序正义:让“看得见的公正”筑牢信任基石

程序是“看得见的公正”,也是防止“案生案”最有效的隔离墙。在家事纠纷案件中,鉴于当事人情绪往往较为敏感,少年家事法庭始终将程序规范置于首位。全程留痕可追溯:从送达、举证到庭审调查,均通过录音录像、书面确认,笔录等方式固定流程,确保每一步操作清晰可查。权利告知全覆盖:开庭前“三告知一确认”(告知诉讼权利、举证期限、法律后果,确认送达地址),让当事人明明白白行使权利。判后答疑零积压:凡当事人庭后提出异议,7日内由承办法官与法官助理联合接待,形成《答疑备忘录》,已成功答疑132人次,实现零信访。特别保护显担当:对家暴案件实行“立案—人身保护令—心理疏导”24小时联动机制。秉持不姑息,不纵容,零容忍的态度,坚决保护弱者及妇女儿童权益。每一份人身保护令的发出,都是对家庭暴力最严厉的法律宣言。

注重调解:让“对抗式庭审”转向“协商式修复”  

调解绝非“和稀泥”,而是追求“精准修复”的法律艺术。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二者皆须于法有据。努力成为洞察家庭病灶的“法律医生”,而非简单裁断的“裁判机器”。贯穿始终重沟通:调解贯穿诉讼全过程,耐心倾听“家长里短”背后的真实诉求与心结,在唠唠叨叨中捕捉关键信息。灵活创新求实效:运用“面对面”“背靠背”、上门调解、引入信任中间人等多元策略,一案一策,精准施策。换位思考促和解:秉持“如我在诉”理念,代入角色,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寻求双方可接受的平衡点。案结事了固成果:力促当庭兑现,实现实质化解,让纠纷真正画上句号。截至2025年7月,潢川县人民法院少年家事法庭共审理婚姻家庭纠纷民事案件278件,调解率达35%,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弭于萌芽。

七旬老太因继承纠纷与儿媳、孙女对簿公堂,丧子之痛叠加财产之争,冲突激烈至多次报警。庭审一度陷入僵局,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潢川县人民法院少年家事法庭采取“背靠背”调解方式,辅以释法明理、亲情感化,并引入双方信任的亲友斡旋,最终促成双方调解。孙女一声久违的“奶奶”,融化了多年的隔阂与冷漠。双方在法庭见证下冰释前嫌,签订并履行调解协议。

指标引领:以“体检表”思维驱动质效提升

少年家事法庭精准把握审判质效指标的核心价值,建立“一案一策”动态管理机制,对案件繁简分流、审理节点、风险评估实施全流程管控。创新模式提质效:针对家事案件特点,推行“要素式审判+示范诉讼”模式,通过典型案例示范作用,实现“审理一案、化解一片”的效果。统一尺度降上诉:强化类案检索与法律适用统一,确保裁判尺度一致,有效降低上诉率。数据驱动查不足:深度研析最高院考核指标背后的司法价值导向,将指标视为“体检表”而非“遮羞布”,通过数据波动精准定位工作短板,驱动持续改进。

展望未来,潢川县人民法院少年家事法庭将持续深化“精细办案、程序正义、注重调解、指标引领”四位一体工作法,以更专业的审判水准、更温情的司法服务,全力把每一起家事案件都打造成“法安人心、理明是非、情暖家庭”的标杆范例,为推动家事审判在专业化轨道上彰显人文温度、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书写更加坚实的司法答卷。(通讯员:潢宣)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