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广播电视台乡村频道 孟宪超 魏永(通讯员:李世威)
近年来,招贤乡人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五大民主”,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着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推进基层人民民主实践站“四化”建设,深化“联、商、督、促”四大功能,推动全乡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一、阵地建设规范化 不断夯实民主实践基础
联络站点规范化。在全乡4个选民选区设立4个村级联络点,结合代表身份特点,分别设立营商环境联络岗、普法矛调联络岗、卫生教育联络岗,大力推进“代表进网格”,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代表培训规范化。举办代表初任培训,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确认识代表职务、审议工作报告、撰写议案建议等方面进行专题辅导,不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依法履职规范化。结合农村工作实际,编制《农村法律法规汇编》《人大代表履职知识问答》,作为发挥代表作用的“口袋书”和“指导书”,增强人大代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思想自信和理论自信。
二、阵地使用常态化 不断探索民主实践途径
“代表联系”活动常态化。以“我当代表为人民”为核心,以落实“双联系”制度为抓手,设立“县级代表接待日”“乡村代表接待日”“行业代表接待日”,每名代表联系30户以上群众,每年参加所在代表小组活动不少于4次。“代表协商”活动常态化。积极探索“请上来”和“走下去”的互动机制,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农家小院、来到田间地头,开展有深度、有广度的协商议事活动。2023年以来,招贤乡人大共开展协商议事活动33次,收集解决道路修建、污水排放、环境整治等实实在在的疑难问题12条。“代表督办”活动常态化。探索实施“站点问政”“代表问事”机制,围绕全乡生态保护、疫情防控、环境整治、安全生产、乡村振兴等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每季度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一次政务监督主题活动,依靠人大代表督促有关部门加强和改进工作。今年以来,共向招贤乡政府有关部门和行政村交办各类问题线索36件,已全部办结,更好地服务了中心和大局。“代表促进”活动常态化。充分发挥代表议事平台作用,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参加议事会活动,针对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问题,协商解决办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三、阵地管理制度化 不断提升民主实践成效
代表履职制度化。深入开展人大代表“三亮三做”活动,明确人大代表“五好”标准,要求做到“五个”表率。向代表发放履职记录簿,制定代表10项履职评分管理办法,使人大代表工作由“软任务”变成了“硬指标”。教育宣传制度化。深入挖掘人大代表先进事迹,总结一批接地气、有特色、可推广的创新实践案例,加大宣传力度,讲好人大创新实践故事、基层民主政治故事、人民当家作主故事,全面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招贤的实践成果。
四、阵地运行数字化 不断拓展民主实践渠道
民意表达数字化。注重数字赋能,全面构建“线上+线下”互动的代表联系选民“联动网”,选民意见“码上提”,人大代表“码上交”,政府部门“码上办”,办理结果“码上回”,以数字化改革推动民意表达畅通便捷、民主过程真实管用、民主权利保障有力。互联互通数字化。加强与其他县乡人大联络站沟通,实现网站平台互联互通,坚持平台共享、功能共荣、活动共推,推动人大工作更智能、更便捷、更高效,以数字化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作用发挥最大化。
下一步,招贤乡人大将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履行职权,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形式,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担当作为、勇争一流,在新起点上奋力书写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