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作见闻
发表时间 2023-12-08 15:49   阅读 36854

河南广播电视台乡村频道 韩留收 曹青(通讯员:王树恒)

“感谢你们法官这么冷的天为了我的案子专门来调解,我们邻里土地纠纷十多年都没解决,每年种地时就闹矛盾。今年,你们两天就给解决了,你们的工作让我真的感受到了司法温度,真是辛苦你们了,太感谢你们了!”案件调解后的被告对正阳县人民法院法官程瑜连声道谢。

这是正阳县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全流程防范化解社会矛盾,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村院和田间地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正阳县人民法院主动适应矛盾新变化,解决基层社会治理新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司法新需求,推动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向前一步,跑出矛盾化解加速度

“法官,我已经认识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再也不会在网络平台上随意发表言论。”陈某诚恳地说。

事情要从今年6月说起,陈某因琐事心生怨气,遂在网上发布肖某的照片,并配文辱骂,导致肖某瞬间成了“网红”,正常生活受到影响,无奈之下,肖某向当地派出所报案。

怎料,当地派出所组织三次调解皆无果,肖某遂诉至正阳县人民法院。

“我们将有诉前调解意愿的案件交由特邀调解员先行调解,避免矛盾激化。”正阳县人民法院承办法官蒋静说。

为维护双方权益,法官蒋静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到人民法院进行面对面沟通,并邀请派出所民警、指导特邀调解员共同调解。最终,陈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删除视频,并当面向肖某道歉,肖某自愿放弃精神损害赔偿的诉求。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

“这样的方式能将大量案件通过非诉讼方式在基层得到妥善解决,既减少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又有效缓解了司法压力。”正阳县人民法院院长孙卫国说。

调解的是矛盾,化解的是心结。要让每一类纠纷都能通过最适合的方式解决,必须将调解工作向最基层延伸,让矛盾纠纷化解在村居院落、田间地头。

不仅如此,正阳县人民法院打造“法官+乡镇调解员+乡贤评理员”模式,法庭+乡镇党委、村委,积极探索调解“新”机制;法庭+派出所、司法所,能动司法治“未”病;村民代表、“五老乡贤”等参与调解……这些都是正阳县人民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一个个生动实践。

多走一步,激发源头治理新动能

夜幕降临,真阳街道吴湾社区却分外热闹。

“我们小区内乱停车问题要怎么解决?”“小区物业管理不到位希望能帮助解决。”“社区可否增设绿化带、停车位等公共设施?”

朦胧的灯光下,热心的社区居民纷纷畅所欲言。

这一番热闹的场景发生在正阳县真阳镇吴湾社区,正阳县人民法院院长孙卫国正与社区居民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建议。针对居民关注的高空抛物、物业纠纷、电信诈骗及养老诈骗等热点问题,孙卫国给大家提出建议,气氛轻松融洽。

社会治理,最坚实的力量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也在基层。就拿普遍的物业纠纷来说,绿化不到位、物业费不合理、设施坏了没人修等诸多问题频频发生,导致每年都有不少解决不了的物业纠纷进入诉讼。

然而,纠纷来到了人民法院,除了判决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正阳县人民法院给出了答案。

2021年以来,正阳县人民法院陆续受理涉正阳县某物业有限公司与某小区业主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数十起。在审理中发现,该涉案小区未成立业主大会及选举业主委员会,某某物业有限公司系前期服务企业,业主对该物业服务合同效力、服务质量及收费标准等都存在争议,双方矛盾有激化趋势。

为规范小区物业管理活动,保障业主的自治权利,正阳县人民法院遂向社区居民委员会发出司法建议,督促小区成立业主大会,并选举业主委员会。最终,该司法建议得到采纳。

一判了之只能解决一件纠纷,却不能从源头杜绝类似纠纷的再次发生。最明智的做法,是堵塞漏洞、未雨绸缪。

为此,正阳县人民法院通过向相关单位发放司法建议等方式,变“化解矛盾”为“提前预防”,加强对案件背景、成因、特点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深入剖析,认真查找基层组织建设、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的弱项问题和行业监管漏洞,提出专业的解决方案建议,努力实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今年以来,正阳县人民法院共发出司法建议30余份。

更深一步,在家门口解决纠纷实现便民最优解

“‘家门口’的法庭真的很方便,我们闹矛盾在家门口就能解决。”正阳县慎水乡村民黄某对家门口法庭赞不绝口。

“法官,这种日子我已经受够了,我要和他离婚……”时间已经过了下午六点半,但正阳县人民法院法官程瑜的办公室依旧亮着灯,虽然已经到了下班时间,但此时的她还在耐心地倾听当事人的诉求,为一起离婚案件做双方的思想工作。

在调解过程中,法官始终保持着同情心,想尽办法为双方打开心结。刚到人民法院时,夫妻激烈争吵,互相指责,法官耐心向双方释法明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分析利弊,说明道理,让他们慢慢变得心平气和。经过法官苦口婆心地劝导,李某认识到自己这么多年一直对妻子不闻不问,关心不够,惭愧地低下了头,当场承诺将努力改正自身不足,与妻子共同经营好家庭。

诉源治理是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基层治理格局。近年来,正阳县人民法院坚持就地化解矛盾,提升办案质效。

几年前,正阳县油坊店乡黄某从事饲料销售,正阳县袁寨乡的养猪户张某在黄某处购买猪饲料,并约定尾款2200元后续支付。后因猪仔行情不好,张某猪仔出栏时价格降低,没赚到钱,便改行经营服装,饲料尾款一直拖欠着。

无奈之下,黄某欲向正阳县人民法院起诉。可问题随之而来,油坊店乡距离正阳县城30多公里,从地理位置来看,正阳县寒冻镇与油坊店乡接壤,两地民众生产生活高度融合,民风民俗基本相同,部分民事纠纷相互交织。

附近就有法庭可以解决纠纷,何必要跑那么远?

为解决群众诉讼不便的问题,早在2022年正阳县人民法院就利用地缘人缘亲缘优势,突破乡镇属地管辖限制,打造了边界枫桥式跨乡域司法资源共享法庭。最终,黄某的案件在跨域共享寒冻法庭法官的指导调解下,圆满高效化解。

在正阳县人民法院跨乡共享法庭,村民遇到疑难矛盾纠纷,通过一根网线就可以视频联系法官,以在线释法形式,既解“法结”,更解“心结”,推动更多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消灭在前端。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