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沟检察故事:一张银行卡 两种人生路
发表时间 2025-02-18 10:43   阅读 70193

暮冬的桐丘笼罩在寒雾中,魏某甲站在扶沟县看守所的铁窗前,攥着冰凉的铁栏杆,耳边又响起堂哥魏某乙的劝告:“阿弟,取保候审是给我们的机会……”可如今,这扇铁窗终究隔断了兄弟俩的不同人生轨迹。

命运岔路:一张广告点燃的贪欲之火

时间倒流至2024年5月,在广东某城中村的出租屋里,26岁的魏某甲刷着短视频里“轻松赚快钱”的广告,把烟头狠狠摁在褪色的木桌上:“阿乙哥,只要提供银行卡就能拿提成,就借一张卡。”在堂哥犹豫的眼神中,他拍着胸脯保证:“放心,查到就说卡丢了!”

当魏某乙那张中国银行卡转入1.2万元时,兄弟俩在夜宵摊碰杯庆贺。殊不知,其中7920元是扶沟县李大姐做网络兼职被骗的钱。同日,扶沟县公安局通过关联资金流水侦破案件线索,锁定二人作案地址,三天后,这对堂兄弟在广东老家被扶沟警方带走。

歧路抉择:取保候审的AB面

“考虑你们退赃退赔、认罪态度好,可以取保候审。”在宣布取保候审决定时,办案民警特意强调:“但必须随传随到,遵纪守法。”魏某乙回家后主动到社区参加法治夜校,而魏某甲却在酒桌上抱怨:“这点小事就折腾半年,还哪里都去不了!”

2024年9月,取保候审的魏某甲到广西贺州某县城街头闲逛,看见未拔钥匙的摩托车,贪念如野草疯长:“反正有缓刑机会……”当他驾驶盗窃摩托车正欲销赃时,警笛声刺破了他侥幸的幻想。同年10月,魏某甲因犯盗窃罪被广西贺州某县人民法院判处拘役三个月,缓刑六个月。

信用终局:无法重启的人生

2024年11月,扶沟县人民检察院收到扶沟县公安局移送起诉的魏某甲、魏某乙二人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审查起诉期间,扶沟县人民检察院发现魏某甲在取保候审期间又犯盗窃罪的犯罪事实,“取保期间再犯新罪,必须逮捕!”检察官联席会议的意见完全一致。当逮捕决定书执行送达时,魏某甲终于明白:法律给予的机会就像银行卡的额度,透支了信用就再难恢复。

公开听证室里,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不起诉决定书》上,也落在魏某乙肩头,扶沟县检察机关经公开听证最终对初犯且认罪认罚的魏某乙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如今,魏某乙在老家开起了农产品网店,遵纪守法,重启人生。而铁窗里的魏某甲,总在深夜摩挲着检察官送来的普法手册——那本他取保候审时随手扔在床底的小册子,现在每个字都重若千钧。

扶沟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提示,司法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在用行为书写自己的“法治信用报告”。取保候审是司法机关给予误入歧途者的“法治信任额度”,一旦违约就将面临“信用降级”。本案中,魏某乙珍惜机会重获新生,魏某甲透支“信用”身陷囹圄,恰似“同源之水,分道而行”。法律既如茶山晨露润物无声,亦如风雨雷电惩戒不法,唯有心存敬畏,方能在人生路上行稳致远。(通讯员:魏慧霞 万晓康)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