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党建+网格+小羲帮办”政务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发表时间 2025-02-19 10:54   阅读 75115

“以前要坐两小时班车到区里办,现在家门口就能解决,还有专员手把手指导,太方便了!”在周口市淮阳区安岭镇闫楼村便民服务站,村民刘女士通过“小羲帮办”平台,仅用15分钟就完成了新生儿医保参保手续。她的喜悦也道出了全区19个乡镇(街道)468个行政村群众的共同心声。

据淮阳区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自2024年1月推行“党建+网格+小羲帮办”政务服务模式以来,已累计办理事项5.7万件,群众办事平均跑动距离由23公里缩短至1.5公里,时间成本压缩85%以上。这组数据背后,是全区构建的“1+19+468”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在持续发力。

“红色引擎”驱动服务升级

走进淮阳市民中心,30个党员先锋岗的红色标识格外醒目。每周三的“红色延时服务日”,市场监管窗口党员孙冰都会留下处理企业紧急业务。去年以来,党员志愿服务队已开展延时服务3200余人次,为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服务1650次。在四通镇便民服务中心,视障居民李先生通过党员代办员协助,仅用40分钟就办妥了残疾证换领和补贴申领。

“网格末梢”激活神经末梢

在淮阳,3278名基层网格员正成为政务服务“流动窗口”。王店街道网格员张慧敏的民情日记本里记录着:4月帮7位老人完成养老认证,5月为返乡创业青年代办营业执照……像她这样的网格员已组建472支“政策快递小分队”,积极开展“政务服务进庭院”活动,发放“办事一本通”数万余册,主动收集群众建议,推动多项流程简化。

云端服务破解“最后一公里”

在王店街道袁庄村云视讯终端机前,村民正与区医保局工作人员视频连线。“您提交的异地就医备案材料已审核通过。”随着专员点击确认,袁大伯的跨省就医手续即时办结。目前,586项高频事项实现“云端办”,覆盖90%的民生服务领域。大连乡帮办员刘伟的台账显示,仅去年7月份,就协助办理老年优待证89件、生育登记66件。

“我们正推动更多事项下沉,计划年底前实现100个事项‘免申即享’。”淮阳区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局长蔡光辉指着电子大屏上的实时数据说。屏幕上,当日办件量已突破300件,群众好评率保持在99.6%高位。随着“智能语音导办”“VR实景指引”等新功能即将上线,这个以“伏羲文化”命名的帮办体系,正在书写新时代的为民服务新篇章。(通讯员:付留兵 吴慧)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