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先至,备耕正当时。”3月25日,春日暖阳轻柔洒落,气温稳步回升,大地仿若从沉睡中苏醒,处处萌动着生机。息县路口乡的果农们恰似敏锐感知时节的候鸟,纷纷抢抓这宝贵农时,全身心投入春耕备耕的繁忙劳作中。
踏入那占地700亩的大棚西瓜基地,仿若步入一片银色的规整方阵。一排排钢架大棚错落有致,在阳光的轻抚下闪烁着微光。大棚内,村民们三五成群,各自忙碌于套种西瓜的工序。只见一位村民弓着身子,双手拽着塑料膜,沿着田垄迅速展开,动作一气呵成,那塑料膜宛如灵动的绸带顺势铺开;不远处,另一位村民手持特制打孔工具,“砰砰”几声,精准地在地上打出一个个间距均匀的孔洞,为西瓜苗的扎根精心筹备“温床”。紧接着,负责移栽的村民双手稳稳托起西瓜苗,轻轻放入孔洞,眼神中满是珍视,恰似在安置一件稀世珍宝。培土的村民双手熟练捧起泥土,均匀地撒在瓜苗根部,泥土温柔地包裹住根系,给予瓜苗稳稳的支撑。浇水的村民拎着水桶,水流如丝般细密地洒下,瓜苗贪婪地吮吸着水分,叶片愈发显得鲜嫩翠绿。最后,盖膜的村民手脚麻利,将薄膜严严实实地覆盖好,瞬间为瓜苗搭起一座温暖的“小天地”。整套工序紧密衔接,村民们动作娴熟流畅,一看便知是经验丰富的行家里手。
村民熊桂花趁着劳作间隙,直起腰来,笑着说道:“咱这活儿得一步一步来,先搭好棚子,棚子搭好就赶紧栽瓜,瓜栽下去得立马浇水,完了还得把棚子收拾妥当,精心照料瓜秧,只有这样,才能盼着多结瓜,有个好收成。”从她质朴的话语中,不难听出对种瓜这份事业满满的热忱与专注。
近些年来,息县路口乡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大棚西瓜产业。这一举措成效显著,恰似一把“金钥匙”,成功打开了村民增收致富的大门,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村民宋明英来自路口乡小何楼,她一边手脚不停地忙碌着,一边乐呵呵地分享:“我平常就在这瓜棚里找点事儿做,虽说都是些琐碎活儿,可实实在在能补贴家用,心里头踏实得很。”她那在瓜棚中忙碌穿梭的身影,便是西瓜产业惠及乡里最生动、最直观的见证。
据悉,路口乡弯柳树村当前种植的主要品种为麒麟瓜。这种西瓜优势显著,产量颇高,一个个圆润饱满;甜度极高,入口便能感受到浓郁的甜蜜滋味在舌尖绽放;而且耐储存,在市场上备受青睐。
老板于庆冮满脸笑意,难掩心中期待:“从2月20日起,我们就着手移栽西瓜苗了。今年动手早,种下了700亩早西瓜。按目前的长势和各项情况预估,5月1日左右就能上市,亩产大概能达到7500斤。” 从他那熠熠生辉的眼神中,能深切感受到对即将到来的丰收满怀憧憬。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乡村振兴动力十足。展望未来,路口乡将继续依托本地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和扎实的产业发展基础,持续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广轮套种种植模式,全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格局,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为乡村振兴持续增添“甜蜜”助力,书写更加精彩的乡村发展篇章。(通讯员: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