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讯:(文|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副主任医师 许岗勤)脑梗塞,也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供应不足,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他汀类药物作为临床上一线用于调脂、稳定血管斑块、预防卒中复发的药物,对于脑梗塞患者而言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脑梗塞患者如何正确服用他汀类药物,包括用药时间、剂量调整、肝肾功能监测、肌肉安全性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一、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胆固醇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原料,减少胆固醇水平可以有效降低斑块形成的风险,进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发病基础。当血液中的胆固醇进入动脉血管壁内并越积越多时,就会逐渐形成斑块。如果斑块增长到一定程度,造成冠状动脉或脑动脉严重狭窄,或者斑块突然破裂导致血管完全闭塞,就会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二、他汀类药物的种类与特点
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他汀类药物有很多种,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匹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等。这些药物的降脂作用强弱不同,代谢途径、理化性质和作用时间也各有差异。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这两种药物被称为强效他汀,适用于需要较强降脂效果的患者。阿托伐他汀的半衰期较长,可以全天任意时间服用;瑞舒伐他汀的起始剂量在亚裔人群中建议以5毫克为宜。
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这两种药物属于短效他汀,通常建议晚间服用,因为肝脏合成胆固醇主要在夜间进行。
氟伐他汀、匹伐他汀和洛伐他汀:这些药物也具有各自的降脂效果,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和剂量。
三、用药时间的选择
脑梗塞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时,需要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和种类选择合适的用药时间。
长效他汀:如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全天任意时间服用均可,每日一次。
短效他汀:如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建议晚间服用,因为肝脏合成胆固醇主要在夜间进行,此时服用效果更佳。
四、剂量的调整
他汀类药物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主要依据是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水平。
理想LDL水平:将LDL稳定控制在1.7mmol/L左右是比较理想的,但低于1.4mmol/L可能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剂量调整原则:剂量因人而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LDL水平进行相应调整。例如,对于胆固醇水平轻度至中度升高的患者,初始剂量可以从5毫克开始;而对于有冠心病的患者,初始剂量可能需要更高,如20毫克。
亚裔人群的特殊考虑:由于亚裔人群对瑞舒伐他汀较为敏感,因此该药在亚裔人群的起始剂量以5毫克(半片)为宜。
五、注意肝肾功能
他汀类药物会增加肝肾功能的负担,但相对安全。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转氨酶监测: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但发生率较低。如果转氨酶升高不超过正常值高限的三倍,可以继续服药,但需根据情况酌情减少服药剂量,并密切监测肝功变化(转氨酶、胆红素等)。如果转氨酶升高超过三倍,应暂时停药,等待转氨酶正常后再考虑继续使用或换用其他他汀类药物。
肾功能监测:部分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主要通过肝脏代谢,由肠道排出;而另一些药物(如瑞舒伐他汀)则经过肾脏代谢,由尿排出。因此,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医生会选择对肾脏影响较小的他汀类药物。
六、注意肌肉的损伤
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肌肉损伤,如肌痛、横纹肌溶解等,这些副作用与药物剂量和个体敏感性密切相关。
症状监测: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如果出现肌肉疼痛、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复查肌酶,并咨询专科医师调整治疗。
剂量调整:如果确认肌肉损伤与他汀类药物有关,医生可能会减少剂量或更换其他他汀类药物。
七、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他汀类药物有可能与其他药物之间发生相互影响,因此在选择他汀类药物时,需要考虑患者同时服用其他药物的种类。
避免相互作用:一些药物(如贝特类降脂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可能与他汀类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增加副作用的风险。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谨慎选择他汀类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医生指导: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和使用他汀类药物,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种类。
八、定期监测与复查
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后,需要定期监测和复查相关指标,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胆固醇监测: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4周左右,应复查血液,观察胆固醇是否得到控制。
肝肾功能监测:定期监测转氨酶、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以及肾功能指标(如肌酐等)。
肌肉安全性监测:定期复查肌酶,监测肌肉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