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讲堂】霍明科:为什么肠癌患者越来越多?做到这几点可以有效预防
发表时间 2024-12-23 11:25   阅读 74848

健康大河南讯:(文│河南省肿瘤医院普七病区 霍明科)肠癌,又称为大肠癌或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主要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它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还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本文将全面解析肠癌的发病原因、早期症状以及预防手段等知识,提高公众对肠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一、肠癌的发病原因

1、饮食因素: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食物,会增加肠癌的发病风险。高脂肪饮食会导致肠道内胆汁酸分泌增加,而胆汁酸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可转化为致癌物质。低纤维素饮食则会使肠道蠕动减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增加了致癌物质与肠道黏膜的接触时间。

2、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肠癌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约有20%-30%的肠癌患者有家族遗传史。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有肠癌,那么其他家族成员患肠癌的风险会明显增加。某些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林奇综合征等,也会增加肠癌的发病风险。

3、肠道慢性炎症:长期患有肠道慢性炎症的患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其患肠癌的风险较高。这些疾病会导致肠道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容易发生细胞突变,从而引发肠癌。

4、长期接触化学物质: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也可能增加肠癌的发病风险。这些化学物质可能来自职业环境、生活环境或日常用品中。例如,长期接触石棉、砷等致癌物质的人群,其肠癌的发病率较高。一些农药、化肥等农业化学物质也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增加肠癌的发病风险。

二、肠癌的早期症状

肠癌的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1、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出现,大便次数明显增加,伴有里急后重感和大便不尽感。

2、血便:肠道肿瘤的生长会导致局部出血,表现为大便中带有鲜血、血块,或是大便颜色加深、呈现黑便或柏油便。

3、腹部不适:腹部出现持续或间歇性的疼痛,可触及肿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

4、肠梗阻:当肠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堵塞肠腔,引发肠梗阻。肠梗阻的症状包括剧烈腹痛、停止排便排气、腹胀以及恶心呕吐等。

5、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

三、肠癌的高危人群

1、经常进食高蛋白、高脂肪、肥胖者。

2、本人患过大肠腺瘤或溃疡型结肠炎。

3、本人患过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妇科、乳腺)。

4、直系亲属中有2人以上或一个<50岁患肠癌。

5、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家系成员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成员。

四、肠癌的诊断方法

肠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以下几种方法:

1、大便隐血试验:通过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红细胞来帮助诊断消化道出血,包括上、下消化道。

2、结肠镜检查:将带有微型摄像头的纤维软管从肛门插入肠道内部,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结肠和直肠的内部情况,对于结肠息肉、炎症性肠病等疾病有较好的诊断效果。

3、CT结肠造影:一种无创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清晰显示结肠壁结构及病变情况,有助于发现早期肠癌。

4、钡剂灌肠:通过口服或注入一种白色高密度物质——钡剂进入肠道,然后拍摄X光片以评估其运动情况。此法可显示结肠梗阻、肿瘤等问题。

5、直肠指诊:医生戴上手套后将手指伸入患者的肛门内触摸直肠壁,以了解是否有肿块或其他异常情况。直肠指诊是诊断直肠癌最简便而又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五、肠癌的治疗手段

1、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通过切除病变部位区域的肠系膜和淋巴结,以降低肿瘤复发的概率。对于晚期肠癌,且不能进行手术的患者,可进行手术姑息治疗,以缓解肠梗阻症状。

2、化学药物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是不可切除性肠癌的主要手段,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多选用氟尿嘧啶联合亚叶酸钙,可以提高药物疗效,还能降低药物毒性,延缓耐药性的出现。

3、放射治疗:适用于病灶发生在相对固定的直肠和下段乙状结肠的肠癌患者。术前进行放射治疗,有利于手术过程中将肿瘤组织剥离、切除干净;术后放射治疗有助于降低肠癌复发的概率。

4、内镜下治疗:对于局限于黏膜层的早期肠癌,可以对病变部位采取内镜下电凝切除或剥离切除。对于晚期肠癌,不适宜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可通过内镜下植入金属支架、冷冻疗法等缓解症状。

5、介入治疗:作为一种综合治疗,对肿瘤广泛转移或者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尤为适用。

6、靶向治疗:有助于减少肠癌的多重耐药性,提高临床疗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复制转移,促进细胞凋亡。常用靶向药物包括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瑞戈非尼片等。

六、肠癌的预防措施

1、合理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如燕麦、红薯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入量;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难消化的食物。

2、适量运动:保持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以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之内。

3、戒烟限酒: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和酒中的酒精都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增加肠癌的风险。

4、积极治疗慢性疾病:如果自身患有慢性肠炎、肠息肉等疾病,应及时配合医生治疗,避免病情加重,从而引发肠癌。

5、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和肠癌筛查,如结肠镜检查、粪便潜血试验等,以便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可能存在的病变,提高治愈率。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