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讯:胆结石,这个让人闻之色变的“小石头”,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还常常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那么,胆结石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让我们摆脱它的困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进行科学的管理呢?
对此,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科副主任医师赵长普做客演播室,为大家讲解关于胆结石治疗的相关知识。
问题一:赵教授,在节目最开始,能否先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胆结石的成因和常见症状呢?
[好的,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胆结石的“前世今生”]
成因:(1).胆结石的诞生是一场“化学游戏”,结石的“真面目”主要是胆固醇,当我们疯狂摄入那些高脂、油腻、含高胆固醇的饮食,胆汁“力不从心”,超负荷工作,不能及时完全分解掉胆固醇,胆固醇就容易自作主张形成结石。
(2).胆汁就像河流,当我们不规律饮食,长期早晨空腹,胆囊不能正常收缩、舒张;或者久坐少动,长期缺乏运动,胆汁这条河流瘀滞不前,无法排泄“垃圾”,胆固醇、胆色素等就会从最初微小的结晶,逐渐沉积、融合,最后壮大成为坚硬的结石。
[“淘气的石头”一旦产生,就会进行一些“恶作剧”]
症状:(1).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大多数仅在进食后,尤其是进油腻食物后出现上腹部或右上腹部隐痛、饱胀,伴嗳气、呃逆等,常被误诊为“胃病”。
(2).胆绞痛:是胆结石的典型表现,在上腹部或右上腹部会出现阵发性疼痛或者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多伴恶心呕吐。常发生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
问题二:赵主任,一旦患有胆结石,患者通常会有哪些治疗选择?
[常常是“因石而异、因胆而异”]
(1).中药化石排石:如果结石比较小(直径<1cm),数量少,症状不明显,大部分患者还是会选择中医药治疗,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四诊合参,加之临床治疗胆结石的经验,同时需要患者进行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配合,定期复查。如果是可以透过X线的结石,临床上也可以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配合熊去氧胆酸或者牛磺熊去氧胆酸,效果更好。
(2).保胆取石:对于单个或少量较小结石(直径<2cm)、胆囊功能良好、胆囊没有明显的炎症,多数年轻的患者和具有强烈保胆意愿的患者也往往会选择保胆取石。
(3).胆囊摘除:结石较大(直径2-3cm),数量多,胆囊丧失其收缩功能;反复发作,出现影响患者生活的急慢性胆囊炎;或者出现胆囊息肉(直径>1cm)、胆囊恶变,这部分患者要往往选择胆囊摘除术。
问题三:您能讲解一下保胆取石手术的原理和步骤吗?相比之下,胆囊切除手术有哪些不同之处?
原理:保胆取石的原理是通过微创技术,从胆囊内部取出结石,同时保持胆囊的结构和功能。具体来说,保胆取石术是通过腹腔镜和胆道镜微创方式对胆囊结石进行治疗,全身麻醉后在腹腔镜监视下使用胆道镜进入胆囊,清晰地取出胆囊内结石及结石残渣或泥沙样结石。
步骤:术前评估:医生会进行超声波检查以确定结石的位置和大小,并进行血液生化测试以评估查看肝功能是否受到影响。
手术过程:在全身麻醉下,通过腹腔镜技术进行手术。
a.手术开口和气腹机连接:沿着肚脐的右侧做一个10mm的手术开口。插入穿刺器并连接气腹机。此时,腹腔会因为冲入二氧化碳而鼓起。这样做可以为腹腔手术操作提供足够的视野和空间,避免意外伤害到其他脏器;
b.腹腔镜检查:把腹腔镜放入脐孔处穿刺套管内。腹腔镜作为手术光源,以便医生观察腹腔内是否有粘连等情况;
c.手术开孔:接着在剑突部位和右上腹依次做两个5mm大小的手术开孔。如果病人之前做过开腹手术,原先手术的疤痕处可以作为开孔位置,不增添多创伤面,达到隐斑痕的效果;
d.手术操作开始:将穿刺器通过右上腹和剑突部位的开口插入腹内,放入操作用的分离钳开始手术操作,接着分离肝脏和暴露胆囊,用分离钳拨开复盖在胆囊上的肝脏。切开胆囊底部,暴露胆囊腔;
e.取出结石和止血:此时,我们可以将吸引器伸进胆囊内,吸走胆汁,接着取出胆囊里的结石,并将出血的胆囊黏膜进行止血;
f.标本袋放入腹内:将标本袋从脐孔的穿刺套管放入腹内,装入从胆囊中取出的结石;
g.胆囊内部冲洗: 用生理盐水对胆囊内部进行第一次冲洗。清理完毕后,吸走多余水液;
h.电子胆道镜检查:使用电子胆道镜对胆囊内部进行检查,确认没有残留结石后,对胆囊切口进行第一遍缝合。之后用生理盐水再次冲洗胆囊腔;缝合胆囊切口;当两次缝合都结束后,对腹腔做最后的冲洗;
i.移走手术器械和结石:结束腹内操作后,移走手术器械和装袋的结石。
术后处理:手术后需要对胆囊进行修复,并定期进行长期随访以评估胆囊功能恢复情况和预防结石再生。
不同之处:1、保胆取石:优点是保留了胆囊的功能,避免了胆囊切除后可能出现的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对于胆囊功能良好、结石单发且患者有强烈保胆意愿的患者,可以考虑保胆取石。但保胆取石后存在结石复发的风险,需要患者在术后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定期复查。
2、切除胆囊:优点是可以彻底去除结石的根源,避免结石复发。对于胆囊功能受损严重、多发结石、胆囊萎缩或有癌变风险的患者,通常建议切除胆囊。胆囊切除后,患者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没有胆囊的状态,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3、结石复发风险:保胆取石后结石复发率相对较高,可能需要再次手术。而切除胆囊后结石不会复发,但可能会出现胆管结石等其他问题。
4、长期效果:从长期来看,切除胆囊后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来适应没有胆囊的状态,一般不会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保胆取石后如果结石复发,可能需要再次手术,对患者的心理和身体都会带来一定的负担。
问题四:请问赵主任,在选择保胆还是切除时,医生通常会考虑哪些因素?如果切除胆囊,对人体会产生哪些影响?
[在决定保胆还是不保胆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结石情况:结石大小、数量以及位置对手术选择有影响。小且数量较少的结石可以通过保胆手术进行切除,而较大或数量较多的结石则可能需要胆囊切除。
2.并发症严重程度:胆囊结石可能引发胆囊炎、胆管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时胆囊切除手术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3.个体情况:年龄、身体状况、手术风险等个体因素也需要考虑。年龄较大、体弱、胆囊已完全丧失收缩功能或存在其他健康问题的患者可能更倾向于胆囊切除手术。
[如果切除胆囊,可能会对人体会产生以下影响]:
1、消化不良:胆囊在切除后容易出现消化功能减弱,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胆囊属于是储存胆汁的器官,胆汁有促消化的功能,如果没有胆囊还会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
2、胃炎:切掉胆囊会让胆汁积聚在肠道,很容易向胃里反流,引起胃炎出现。长时候处于这种状态,还可能会使细菌繁殖,造成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
3、肝胆管结石:在切掉胆囊后,会对身体胆固醇的溶解度出现降低,很容易形成肝胆管结石。由于胆囊有浓缩胆汁的能力,所以可以溶解身体里的胆固醇,但是在胆囊切除后会容易造成胆固醇聚积。
因此,在切掉胆囊后要注意伤口部位的清洁,还要注意手术后的休息,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在饮食上要以清淡食物为主,积极改变生活方式。
问题五:在胆结石患者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饮食习惯需要调整?
[主要是“拜拜卡路里”]
1.少吃脂肪过多的食物:尤其要避免吃肥肉、鸡皮和食油多的食物,如油煎、油炸饼、油条,不吃猪油等动物脂肪,以免胆汁中胆固醇浓度增高。炒菜可用植物油,如菜油、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等,此类食用油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2.少吃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的脑、肝、肾、鱼籽、肠、蛋黄等;
3.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豆类,含卵磷脂较多,能降低和稳定胆固醇;
4.适当吃纤维素:如各种蔬菜及水果;
5.规律饮食:特别是不吃早餐一族。胆囊在进餐时会产生收缩,把大量浓缩的胆汁排到肠道中。如果不吃早餐,胆囊中储存了一夜的浓缩胆汁就会继续在胆囊中停留,直到午饭时才能排出。这样就增加了胆囊结石产生的机会。
问题六:运动对于胆结石患者有哪些益处?患者应该如何科学运动呢?主任。
[生命在于运动,石头确实闻动色变]
益处:运动总体上是增强我们自身免疫和提高新陈代谢的一个过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运动如步行有助于促进胆汁流动,减少胆汁淤积,从而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胆结石;慢跑可以使胆固醇水平保持稳定,有助于减轻症状;骑自行车助于心肺功能的提升,并能够有效促进体内胆汁的循环。
科学运动:《黄帝内经》讲“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运动要顺应自然之道,讲究三因制宜,胆结石患者不可长时间剧烈、高强度运动,以免引发疼痛或其他不适。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告诫人们“养性之道,常欲小劳”,应当把握运动的性质和时长,以身心舒畅、精神爽利为佳。除了上述运动外,还可以选择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这些运动可以导引人体气血的运行和呼吸的变化,从而将阻塞及淤滞的经络疏通,研究证实能够对胆结石患者起到很好的辅助疗效。
问题七:有些胆结石患者平时没有症状,不影响生活,因此认为无需治疗,赵主任,如何看待这种想法?
[胆结石是一种“狡猾的石头”]
为什么很多人得了胆结石却完全没有症状呢?因为当胆结石安静老实地躺在胆囊里,不堵塞胆道,胆囊也没有发炎时,身体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旦开始“闹事”——比如从胆囊里“跑”出来堵住胆管,或者“霸占”胆囊出口阻止胆汁流出而致胆囊感染,又或者“移情别恋”堵住胰腺导管开口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你就会体验到什么是“痛到怀疑人生”,追悔莫及。
问题八:在您的临床实践中,有没有遇到过复杂或具有挑战性的胆结石病例呢?
[临床上比较复杂或具有挑战性的胆结石病例主要是部分患者的患病情况比较复杂,比如]
1.多次复发的胆结石:患者有多年胆结石病史,曾多次接受胆管取石手术,导致腹腔粘连严重,肝门区解剖结构混乱;
2.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患者肝内外胆管多发性结石,伴有胆管炎,肝左外叶明显萎缩等其他情况;
3.嵌顿[qiàn dùn]性胆囊结石及萎缩性胆囊炎胆囊壁慢性炎症,纤维化增厚。病人有胆绞痛发作史、腹部手术或外伤史等原因,胆囊周围及腹腔可有不同程度的粘连;或者胆囊壁厚且脆或者先天胆囊畸形给手术带来很大的不便。
问题九:节目最后,赵主任,在胆结石的预防方面,您有哪些建议可以分享给观众呢?
(1).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规律进食,避免早晨“赖床”而导致的空腹。
(2).改变饮食方式与结构:“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少吃油腻肥甘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蔬菜,同时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
(3).保持适度运动:“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顺应自然养生之道,保持适当运动,有利于胆囊收缩。
(4).合理控制体重:“欲速则不达”,肥胖虽是结石危险因素之一,但要循序渐进,合理控制,避免过度节食、“闪电式减肥”。
[最后祝我们每一个人即使“侠肝义胆”,也不要“结石胆囊”]
结语:好的,非常感谢赵主任的精彩讲解。相信通过刚刚的讲解,大家会更加了解胆结石治疗的相关知识。在面对胆结石时,患者和家属一定要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选择。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是预防胆结石的最好方法。好了,本期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