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讲堂】孔蕊:童年的色彩,不应被白血病抹去:儿童白血病全面解读
发表时间 2025-02-14 09:23   阅读 74775

健康大河南讯:(文|许昌市中心医院儿科 孔蕊)

在五彩斑斓的童年里,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与未来。然而,有一种名为“白血病”的疾病,却如同阴霾般笼罩在某些孩子的生命之上,威胁着他们的健康与成长。白血病,这一听起来令人心悸的名词,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会找上无辜的孩子?面对儿童白血病,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本文将为您全面解读这一关乎无数家庭幸福的医学话题。

一、儿童白血病的定义与分类

白血病,又称血癌,是一类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儿童白血病主要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两大类,其中急性白血病更为常见,约占儿童白血病的90%以上,主要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二、儿童白血病的病因与风险因素

儿童白血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其发病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遗传因素方面,有白血病家族史的儿童患病风险较高;环境因素则包括电离辐射、化学物质(如苯、甲醛等)、病毒感染(如EB病毒、HIV等)等,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共同作用,诱发白血病的发生。此外,免疫功能异常也被认为是儿童白血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儿童白血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儿童白血病的症状多种多样,早期可能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骼疼痛等。随着病情的进展,患儿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由于这些症状与其他疾病相似,因此很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因此,当儿童出现上述症状时,家长应高度警惕,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儿童白血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血常规、骨髓穿刺、流式细胞术、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手段。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明确患儿是否患有白血病,以及白血病的类型、分期和预后等信息,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四、儿童白血病的治疗与预后

儿童白血病的治疗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主要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多种手段。其中,化疗是目前治疗儿童白血病的主要方法,通过药物杀灭白血病细胞,控制病情进展。放疗则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预防和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则是近年来新兴的治疗手段,通过特异性地作用于白血病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部分难治性、复发性白血病的有效手段,通过移植健康的造血干细胞,重建患儿的免疫系统,达到治愈白血病的目的。然而,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排斥反应、感染、出血等,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选择。

儿童白血病的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与白血病的类型、分期、治疗方法以及患儿的身体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型治疗方法的不断涌现,儿童白血病的治愈率不断提高,许多患儿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能够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五、预防儿童白血病

虽然儿童白血病的直接预防较为困难,但通过加强孕期保健、避免有害因素暴露、提高儿童免疫力等措施,可以降低其发病风险。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同时,加强儿童白血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儿童白血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是预防儿童白血病的重要一环。

结语

儿童白血病,这一看似遥远却又贴近无数家庭的疾病,正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医疗技术的革新,逐渐揭开其神秘面纱。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让爱与希望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通过科学的预防、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我们有理由相信,儿童白血病的阴霾终将散去,孩子们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