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讲堂】胡东阳:小小心脏,大大疑问:先天性心脏病,你真的了解吗?
发表时间 2025-02-14 09:24   阅读 75111

健康大河南讯:(文|许昌市中心医院儿科 胡东阳)

在生命的最初阶段,每一个跳动的心脏都是新生命活力的象征。然而,对于一部分新生儿而言,他们的心脏却可能承载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先天性心脏病。这是一种在出生前就已存在的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它不仅影响着患儿的生活质量,更可能对其生命构成严重威胁。那么,先天性心脏病究竟是何方神圣?它有哪些类型?如何诊断与治疗?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这一关乎无数家庭幸福的医学话题。

一、先天性心脏病的定义与分类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它涵盖了从轻微的心脏结构缺陷到严重复杂的心脏畸形,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各异。

根据心脏结构的异常部位,先天性心脏病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房间隔缺损:心房之间出现未闭合的孔洞,导致血液在左右心房之间异常流动。

2.室间隔缺损:心室之间出现未闭合的孔洞,影响心室间的血液分流。

3.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连接管(动脉导管)在出生后未能正常闭合。

3.法洛四联症:一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包括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四种异常。

4.完全性大动脉转位:主动脉和肺动脉的位置完全颠倒,导致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液供应错乱。

二、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与风险因素

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复杂多样,涉及遗传、环境、母体健康状态等多个方面。遗传因素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许多先天性心脏病具有家族聚集性,父母或家族中有先心病病史者,其子女患病风险增加。环境因素如孕期感染、药物暴露、辐射等也可能影响胎儿心脏的正常发育。此外,母体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风湿热等疾病,或在孕期接触致畸物质,都可能增加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概率。

三、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与筛查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至关重要。通常,胎儿在母体内时,通过产前超声检查就能发现部分心脏结构异常。出生后,若婴儿出现呼吸急促、喂养困难、体重增长缓慢、皮肤青紫等症状,应高度怀疑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并立即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成像等,以明确诊断。

四、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策略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式依据病情轻重、患儿年龄及身体状况等因素而定,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三大类。

1.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如利尿剂减轻心脏负担、抗生素预防感染等。

2.介入治疗:通过导管技术,在不开胸的情况下对心脏进行修复或封堵异常通道,如封堵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3.手术治疗:对于复杂或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常需通过外科手术进行修复或重建心脏结构,如法洛四联症的根治手术。

五、先天性心脏病的预后与生活质量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升,许多患儿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和运动。然而,部分复杂先心病患儿可能需要长期随访治疗,甚至面临多次手术的风险。因此,家长和患儿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注重患儿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六、预防先天性心脏病,我们能做什么?

虽然先天性心脏病的直接预防较为困难,但通过加强孕期保健、避免有害因素暴露、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筛查等措施,可以降低其发生风险。对于有家族史的夫妇,建议在孕前进行遗传咨询,了解自身遗传状况,必要时采取辅助生殖技术避免遗传性疾病的传递。

结语

先天性心脏病,这一看似遥远却又贴近无数家庭的疾病,正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医疗技术的革新,逐渐揭开其神秘面纱。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每一个小小心脏保驾护航,让爱与希望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通过科学的预防、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我们有理由相信,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未来将更加光明。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