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县:孙中林养牛致富过上“牛”日子
发表时间 2024-03-19 15:32   阅读 25892

近日,在正阳县王大塘村孙中林的养牛场,只见一头头牛儿膘肥体壮,“哞哞”声此起彼伏。伴随着牛叫声,孙中林和爱人喂饲草,清扫圈舍。

今年52岁的孙中林年轻时在外打工,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两个孩子慢慢长大,上学需要钱,两位老人也逐渐变老需要赡养,这让孙中林有了回乡创业的念头。正阳县是农业大县,地面宽,秸秆丰富,特别是随着农村养殖业越来越景气,孙中林就打算回家养牛。说干就干,2009年,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建起了一个牛圈,购买了4头牛犊,向别人学习养牛技术,尝试从母牛养殖开始,逐渐发展壮大。

“当第一次看到自己养大的母牛产下小牛犊时,非常开心!”孙中林乐呵呵地说道,每当母牛产崽,他都会一夜不睡觉,给牛做好防寒保暖,让牛犊定时吃母牛乳,一刻都不敢马虎。

“现在好了,牛养得越来越多,不但下牛崽,每年还会有三四对双胞胎。”孙中林说,每当这时,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从接生、防疫、育肥、草料加工,孙中林样样精通,牛也越养越多,从2009年开始养牛,至今15个年头,养殖规模从最初的4头牛发展到现在的70多头,他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养牛专业户。通过多年总结的养殖经验,他探索出了一条养牛致富路。他在小麦收割的时候捡麦草,在花生收获的时候捡花生秧,在玉米掰完后捡拾玉米秸秆,在这些季节,他和爱人刘梅香不分昼夜地捡拾这些牛“饲料”,每年都要为自家的牛储存两三大垛,同时,自己把这些秸秆进行加工,这样多方面增加了收益。

“养牛是个辛苦细致活,我养牛10多年,平时都是我和妻子全力照料。”孙中林说,目前,存栏量达70多头,自繁自育,自家的母牛繁育后,自家养殖,养的育肥牛,一年可以卖一两次,母牛繁育几年后逐步淘汰。就这样一茬又一茬地养牛,让他家收入颇丰。一边养牛一边可以照顾孩子,靠养牛供应孩子上学,两个孩子也很争气,女儿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高中的教师,儿子在北京攻读博士。

孙中林养牛不单自己过上了“牛”日子,也希望乡亲们通过养牛都能过上“牛”日子。孙中林主动带领有意向的养殖户饲养肉牛,与他们分享养牛致富经,向他们传授养牛技术,他帮助本村养殖户联系购进和销售肉牛,让他们少走弯路,规避风险,获得收入。

“我和妻子喜欢养牛,坚定了养牛的信心,这么多年来感到只要好好做,只要坚持做,就能成功。”采访结束时,孙中林坚定地说,如今,正阳县是河南省养牛培育大县,政府也非常支持养牛,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他养牛的信心更足了,劲更大了。(通讯员:李玉荣 余川)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