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润怀川 北山展新颜
发表时间 2024-01-31 11:17   阅读 32815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近年来,焦作市水利局精准落子水土保持、河湖长制、水利法治,做足“水文章”,激发“水动能”,逐梦“绿富美”,以水利高质量发展定格美丽风景,温暖了群众的心窝子,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开创了水利发展新局面。

一、水土保持,为乡村振兴描绘生态底色

治水先治山。北山,是焦作人对城市所在北部山区的统称,属于太行山南麓,是焦作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绿化北山、保护北山,让北山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一代代焦作人的最大梦想和美好愿望。

近年来,焦作市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促进生态修复。数据最有说服力,2023年焦作市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1.36平方公里,仅北山范围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就为17.85平方公里。此外,焦作市积极践行行业部门“强监管”,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监督检查等,2023年完成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139个。与此同时,焦作市利用大数据,2023年复核图斑230个,认定生产建设项目137个,进一步保护了焦作市的水土资源。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焦作市逐步实现了“土不下山”的美好愿景,也打通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生态红利不断释放。前往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游客络绎不绝,所在镇子吃上了旅游饭;修武县金岭坡村的“云上院子”民宿获评全国甲级旅游民宿;博爱县鸿昌街道下期城村村民运土上山、造田种树,村集体年收入增加20万元。

二、河湖长制,守护一城碧水清流

从一时美向持久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焦作,还流传着众多“美丽转型”的故事。

黑天鹅漫步,白鹭翱翔,水鸭徜徉……走进焦作大沙河生态公园,“人间精灵”分外热闹。

一座城,有水便有了灵性。穿城而过、清澈秀丽的大沙河,是焦作河湖长制推进河湖长治的一个缩影。过去的大沙河,水灾、旱灾频繁多发,承泄市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工业、农业污染加剧,主槽淤积严重,排洪能力下降,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臭水沟”。如今,大沙河已然成了鸟的天堂,水质从劣Ⅴ类水体改善为地表水Ⅳ类,出境水断面监测连续三年达标,2022年获评首批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优质生态环境蝶变。

河湖长制推行以来,焦作不断实践探索,治理资源更加聚集、治理方式更加多元、治理效能更加显著。成立市级河流河长办公室17个,1825名河湖长担任守河护河“第一责任人”,落实巡河、治河、护河“三位一体”责任,2023年巡河8.3万余人次,巡河率达到100%。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守护美丽河湖意味着要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多的参与守住生态底色。2023年焦作市排查整治河湖“四乱”问题2300余处,整改率100%;清理河道违章建筑83万平方米、河道垃圾100余万方、河面漂浮物60.5万平方米;取缔非法采砂场31处,拆除或清理采砂船只103条,查件非法采砂案件140余件;排查整治妨碍河道行洪问题114个,清理阻水林木40余万棵,拆除阻水建筑23处,推动解决一大批侵害河湖的“老大难”问题。民间河长、护河员、河湖志愿者也频频亮相,4000余人参与到河湖治理队伍中,守护河湖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三、水利法治建设,推动依法治水新发展

治水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水清了,就必须保持下去,健全治水管水的法规体系无疑是核心内容。焦作市制定出台了《焦作市大沙河保护条例》,治水管水科学立法纵深推进,为加强大沙河保护管理、巩固大沙河治理成果、保障大沙河行洪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山水江河,既要一心一意谋保护,也要齐心协力促发展。2023年7月,豫北五市共同开展卫河流域协同立法。

卫河是海河水系南运河支流,流经河南焦作、新乡、鹤壁、安阳、濮阳,串联起沿岸的一座座城市,哺育了两岸芸芸众生,承载着厚重的卫河文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卫河流域内管理体制不顺、水生态破坏、行洪能力下降等问题日益凸显。

焦作市高度重视,充分调研论证,立足实际“量体裁衣”,突出地方特色,以“小切口”形式推进协同立法,提出了“条例+决定”的立法模式,制定了《焦作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卫河(大沙河)协同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卫河协同立法是我省协同立法的首次实践,是解决卫河生态治理和防洪安全问题的迫切需要,对探索建立跨行政区域流域治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焦作市水利局主要负责同志介绍。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保障水安全使命如磐,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重任在肩,焦作市水利局将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以新时代水利人不畏艰难、实干苦干的奉献精神,扎实做好各项水利工作,全力打造焦作水利标志性成果,不断谱写焦作水利新篇章。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