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洛阳市栾川县耕莘街道聚焦省委“四高四争先”工作目标,精准把脉,科学谋划,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新路径,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凝聚力量,搭建“五级三层”党建治理体系,优化基层网格设置,打造“耕莘管家”智慧平台,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数字化,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提高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耕莘街道作为栾川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27.72平方公里,下辖8个社区,63个居民组,管理服务人口10.8万人,划分45个网格,各网格管理服务居民超过700户,日常工作量大、人员力量薄弱。为扎实有效推进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耕莘街道以“五星”支部建设为抓手,制定印发《栾川县耕莘街道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实施方案》,坚持“党建+网格+大数据”工作模式,紧紧围绕党的建设、便民服务、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重点工作,以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等手段,打出“组合拳”,提升“协同力”,确保“能见度”,切实提高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坚持党建引领,夯实治理体系。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小区、楼院党组织-党员中心户”五级联动纵向到底党建机制,把党的组织体系延伸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在龙山花园、山城半山等4个成熟小区成立党支部,向南苑新村、君山花园、时代广场等14个小区指派党建指导员,凝聚基层党组织力量,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制定“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分包社区,机关干部分包联系网格和全体党员分包联系群众”三层分包横向到边机制,按照栾川县“百千万”行动要求,选派1100余名党员分包联系1.4万户群众,当好政策宣传员、民情信息员、矛盾调解员、贴心服务员,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叩门解忧”行动等多载体亲民服务活动,制定“民意闹钟”、完善“民情地图”、交付“民心钥匙”等基层治理服务项目,使服务更有温度,让群众“烦心事”变成“顺心事”,助力基层高效治理。
优化网格设置,提升服务能力。按照“因地制宜、组块(居民组与地域块)结合”的原则,按照每500户一个网格调整划分,缩小治理单元,提升网格精细化服务能力。积极探索“1+3+3+N”工作模式,按照“党建+志愿服务”机制,由街道、社区发倡议、发号召,广大党员纷纷响应,组建了“红色轻骑兵”“绿色先锋队”等多支党员特色志愿服务队,涵盖政策宣传、文化活动、环境整治、扶老托幼等多项活动,在文化活动方面“红色轻骑兵”党员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定期为辖区群众开展送戏下乡、象棋比赛、书画展览等文体活动,寓教于乐,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辖区环境整治行动中“绿色先锋队”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背街小巷,清理卫生死角、清理“小广告”,使街道环境焕然一新。截至目前,街道党员特色志愿服务队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60场(次),极大地丰富了基层治理的内容内涵。
打造智慧平台,赋能网格治理。探索党建与智慧治理的深度融合,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耕莘管家”APP,整合辖区人口、房屋、企业、商户等各类信息,打造数字社区数据库,建成政策查询、网上办事、诉求上报等服务模块,实现居民诉求闭环办理,推动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数字化、便民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党建引领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耕莘街道基层治理的每一寸土地。在耕莘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街道的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通讯员:陈进锋 望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