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洛阳市栾川县冷水镇积极探索“乡贤+”模式,挖掘本土乡贤资源,以党建为引领,以乡情乡愁为纽带,激活乡贤资源、凝聚乡贤智慧、汇集乡贤力量,让乡贤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新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一泓“活水”。
乡贤+党建引领,乡村建设“有高度”。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建立完善乡贤联络机制,加强沟通交流,发动各村挖掘村内的优秀老党员、致富带头人、退休老干部、企业精英等,将其吸纳入库,并定期对本地及在外乡贤进行分类摸排梳理、动态更新。目前,冷水镇已建立了7个村(社区)共计350余人的乡贤数据库。采用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乡贤为驱动的“双轮驱动”乡村治理模式,通过村党支部科学规划,着力搭建乡贤出智、出力、出资平台,发挥乡贤亲缘、人缘、资源、财源优势。其中,乡贤郭兵投资建立的“夕阳红大食堂”解决了老年人的“吃饭难”,乡贤张伟国建议创办的“四点半课堂”解决了家长寒暑假的“带娃难”……乡贤们慷慨捐资,建言献策,成为村级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好助手”。
乡贤+产业发展,强村富民“有力度”。深入挖掘本土乡贤资源,充分发挥乡贤资源优势,依托项目产业,引导农户就业创业,带领更多的村民发家致富。乡贤王洪闯返乡创办的洪晟中药材种植合作社、黑猪养殖项目和香菇种植项目落地,可带动周边30余人就业。乡贤张伟国以“公司+集体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发展高山蔬菜种植,采用以销定产的经营方式,紧跟市场需求种植各类蔬菜,解决销售难问题,带动群众就业,实现集体增收。同时,引进食用菌种植项目,定期组织“菇农”进行培训,向群众传授种植技巧,提高群众种植技能,激发了群众发展平菇种植产业的信心,让乡亲们有活干、有本领学、有钱赚……越来越多乡贤回归故里,反哺桑梓,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成为家乡建设的“好干将”。
乡贤+社会治理,基层治理“有深度”。邀请村里调解经验丰富、沟通能力强、干事热心的乡贤担任调解员,加入“矛调帮帮团”,不断充实乡贤助力社会治理力量。“帮帮团”成员积极走访农户,用熟悉的乡容乡音、熟络的人际关系,将情理说通,把矛盾化解,在镇与村之间起到了良好的承上启下作用。很多镇级未发觉但村里又不易解决的矛盾纠纷,都能够通过“矛调帮帮团”得到妥善调解。截至目前,乡贤“矛调帮帮团”共排查化解矛盾隐患28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近年来,更多的乡贤充分发挥自身熟悉村情、群众基础好、有较高威望的优势,成为基层治理的“好帮手”。(张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