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讯:(文|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 郭亚丽)
在人体的复杂网络中,肺动脉及其分支如同一条条重要的生命通道,接受全身静脉血液,经肺部氧合后变为富含氧气的血液,进而为全身所用。然而,当这些通道被阻塞时,一场关乎生命的危机便悄然降临——这便是肺栓塞。肺栓塞,一个听起来或许并不那么熟悉,但实则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不容忽视。那么,究竟哪些人群更易受到肺栓塞的侵扰?又该如何有效预防?本文将带您深入探索这一话题。
一、肺栓塞:生命通道的隐形杀手
肺栓塞,简单来说,就是肺动脉或其分支被各种栓子(如血栓、脂肪滴、空气泡、羊水、肿瘤组织等)阻塞,导致肺组织血液供应减少或中断,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症状。其中,血栓性肺栓塞最为常见,占所有肺栓塞病例的绝大多数。
二、高危人群:肺栓塞的“偏爱者”
肺栓塞并非无差别地攻击所有人,它有着自己的“偏爱者”。以下人群,由于种种原因,更容易成为肺栓塞的“目标”:
1.高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弹性和功能逐渐下降,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据统计,90%的肺栓塞发生于50岁以上的患者,表明高龄是肺栓塞的重要风险因素。
2.肥胖人群:肥胖与血栓栓塞性疾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肥胖患者的体内脂肪堆积可能导致血液流动不畅,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3.妊娠与分娩孕妇:孕妇在妊娠期间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和子宫的增大压迫下腔静脉,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形成血栓。分娩过程中也可能因羊水栓塞等原因导致肺栓塞。多胎孕妇更容易导致血栓症,从而增加肺栓塞的风险。
4.吸烟人群:吸烟可能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黏稠度增加等变化,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吸烟人群也是肺栓塞的易感人群。
5.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避孕药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干扰机体的凝血机制,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6.长期卧床或术后及创伤患者:长期卧床不动、术后恢复期间以及遭受创伤的患者由于活动减少,血液循环减慢,容易形成静脉血栓。当血栓脱落时,可能随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导致肺栓塞。
7.有血栓家族史的患者:遗传因素在血栓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有血栓家族史的患者可能携带与血栓形成相关的基因变异,从而增加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风险。
8.肿瘤患者:肿瘤患者体内可能产生激活凝血系统的物质,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特别是肺部肿瘤、消化系统肿瘤以及血液病等患者,更容易发生肺栓塞。
三、肺栓塞的预警信号:不容忽视的身体警报
肺栓塞的症状多种多样,且轻重不一,但一些常见的预警信号不容忽视,包括:
呼吸困难:这是肺栓塞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可能感到气短、喘息或无法深呼吸。
胸痛:胸痛可能表现为钝痛、刺痛或压迫感,有时可能放射至肩部或背部。
咯血:少量咯血或痰中带血也是肺栓塞的常见症状之一。
其他症状:如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出汗、紫绀(皮肤、嘴唇等部位发紫)等。
四、预防之道:从生活细节做起
面对肺栓塞的威胁,预防是关键。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适量运动:避免久坐久卧,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翻身、活动下肢等动作,以减少静脉血栓的形成。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这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戒烟限酒是预防肺栓塞的重要措施之一。
定期体检:对于有血栓家族史或存在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常规、凝血分析、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血栓问题。
遵医嘱治疗:对于已经确诊患有血栓性疾病或存在其他高危因素的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治疗,包括使用抗凝药物、溶栓药物等,以减少血栓的形成和脱落风险。
五、结语:警惕肺栓塞,守护生命通道
肺栓塞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只要我们了解其高危人群、预警信号和预防措施,就能够有效地降低其发病率和致死率。让我们从生活细节做起,警惕肺栓塞的威胁,共同守护我们的生命通道。在追求健康生活的道路上,每一步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