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讯:(文│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内科 张强)心衰,全称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它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肌损害,使得心脏排血功能下降,器官组织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心慌、胸闷、乏力、水肿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
心衰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我国心衰患者已达1300万人以上,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心衰患者5年死亡率甚至超过了部分肿瘤患者,因此,了解心衰、预防心衰、科学治疗心衰显得尤为重要。
一、心衰的常见病因
心衰的发生并非偶然,它往往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了解心衰的病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
1.心脏负荷过重
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常见于两种情况:①心脏瓣膜关闭不全,血液反流,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等;②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天性心血管病如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此外,伴有全身血容量增多或循环血量增多的疾病如慢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心脏的容量负荷也必然增加。容量负荷增加早期,心室腔代偿性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尚能维持正常,但超过一定限度心肌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即出现失代偿表现,患者出现心衰的临床症状。
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这主要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左、右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为了克服增高的阻力,心室肌会代偿性肥厚以保证射血量。然而,持久的负荷过重会导致心肌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最终出现失代偿,心脏排血量下降,心衰症状明显。
2.心肌损害
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病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是引起心力衰竭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心肌缺血或坏死会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血量明显减少,从而引发心衰。
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这类疾病以糖尿病心肌病最为常见,其他还包括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低的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性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心肌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引发心衰。
心肌炎和心肌病:各种类型的心肌炎及心肌病均可导致心力衰竭。其中,病毒性心肌炎及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是较为常见的类型。
二、心衰的临床表现
1.夜尿增多:这是由于白天活动增多时,回心血量相对不足,心输出量减少,肾脏血流灌注量减少,导致尿量减少。而到了晚上,卧床休息时,回心血量相对增加,心输出量增多,从而引起夜尿增多。
2.消化道症状:心衰患者往往伴有内脏瘀血,导致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严重者可致胃肠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
3.精神症状突出:心衰患者常常伴有失眠、焦虑不安,或嗜睡、表情淡漠、呆滞等精神症状。
4.肺部体征:如果患者出现可疑症状如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等,可贴近其胸部听听。如果听见明显的哮鸣音或湿罗音,表明患者已有心衰,必须立即送医院就诊。
三、心衰的预防与自我管理
心衰是可防可治的。症状较重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平时按医嘱按时服药。症状缓解后还要做好日常自我管理,避免心衰再次加重。以下是一些预防心衰和自我管理的方法: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不让情绪过于兴奋波动。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预防心衰的重要措施之一。
2.预防呼吸道感染: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患者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以免发生呼吸道感染导致病情急剧恶化。
3.适当运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但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剧烈的活动,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4.饮食清淡少盐:饮食应少油腻,多蔬菜水果。对于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盐的摄入量,也要适当限制水的摄入。盐和水摄入过多会加重体液潴留,加重水肿。但也不必完全限盐,一般每天3克以内即可。
5.按时服药并关注病情变化: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甲亢等慢性病的患者一定要按时服药,控制好病情,以免诱发心力衰竭发病和症状加重。同时,要关注体重变化、下肢是否有水肿等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四、结语
心衰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只要我们了解它、预防它、科学治疗它,就能够有效地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希望广大患者能够多了解心衰知识,保持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和好的情绪,做好预防和自我监测工作。如果出现了较重的呼吸困难和水肿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治疗,以免延误病情。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战胜心衰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