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多发性骨髓瘤,作为一种起源于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它不仅影响着血液的正常生成,还可能累及骨骼、肾脏乃至全身多个系统,导致疼痛、贫血、肾功能不全等一系列症状。尽管其发病率相较于其他癌症较低,但一旦确诊,往往意味着患者及其家庭将面临长期的治疗挑战与心理调适。对此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马洪霞做客演播室,为大家讲解关于多发性骨髓瘤的相关知识。
首先欢迎马主任的到来,您先和观众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嘉宾:
采访提纲:
问题一:马主任,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骨髓中的浆细胞发生恶变了,并且不受控制的增殖,从而导致各种器官受损、骨骼的破坏、贫血,恶性浆细胞产生一种恶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导致肾功能损害,甚至可以导致肾功能的衰竭,免疫力的低下,感染等。
问题二: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情况如何?它好发于哪些年龄段和人群呢?
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第二位。往往好发于老年人,发病年龄大致在60岁到69岁之间,国内数据中国的发病率大约是1/10万,与西方相比,它发病率还是比较低的。
问题三:马主任,目前认为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异常、慢性炎症、不良生活习惯等都是骨髓瘤发病的病因。长期暴露于某些化学物质、辐射或其他环境污染物中,可能增加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几率。环境因素包括:化学因素,主要包括各种药物、化学制品、农药以及一些燃料等。例如,二甲苯已被证实是强烈的致癌物质,还有日常生活中用的染发剂或家庭装修用的各种胶、化学溶剂等也是强性的致癌物质。物理因素,主要指各种放射线,如核辐射、X射线、微波辐射、电离辐射等。多发性骨髓瘤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某些基因突变或家族性遗传疾病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问题四:马主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通常会表现出哪些症状?这些症状如何影响生活质量?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可能会出现骨痛、骨折、肾功能损伤、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
1.骨痛、骨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晚期可能会出现骨痛、骨折等骨骼病变。很多患者早期骨痛就诊于骨科。骨痛通常是剧烈的、持续的,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休息。骨折可能是由于骨质疏松、骨髓瘤细胞局部侵犯等原因引起的。
2.肾功能损伤: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晚期可能会出现肾功能损伤,表现为尿量减少、下肢水肿、血肌酐升高等。这是由于骨髓瘤细胞在肾脏内沉积,影响肾脏功能所致。
3.贫血、出血: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晚期可能会出现贫血、出血等症状。贫血可能会导致患者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出血可能表现为皮肤紫癜、牙龈出血、鼻出血等,严重者可出现内脏出血。
4.感染: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晚期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并发各种感染,如细菌性肺炎、败血症等。
多发性骨髓瘤晚期患者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问题五:现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新兴疗法(如CAR-T细胞疗法)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如何?
MM 迄今仍是不可治愈的疾病,骨髓瘤患者的治疗选择体现了精准化、个体化的基本原则。年龄、身体状况、并发症情况是前期方案的重要选择依据。遵循指南推荐,实施规范化的骨髓瘤治疗方案是延长总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因此MM 治疗的主要目的仍是尽量降低肿瘤负荷达到深度缓解以改善症状并延长生存期、 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尽可能减少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对新诊断的MM患者应在选择治疗方案前先根据年龄、一般状况和并发症情况整合、根据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决策来选择初始治疗的方案。治疗药物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单克隆抗体、核输出蛋白抑制剂及其他靶向治疗药物等。还有挽救性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细胞免疫治疗(CAR-T细胞疗法)。
CAR-T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在血液系统肿瘤的研究中展示出了巨大潜力。尽管CAR-T细胞疗法已经取得了不小的突破,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后续维持治疗及其与其他疗法的联合方案,同时探索最佳的治疗组合模式、治疗时机和使用顺序等。此外,降低CAR-T细胞疗法成本也是未来发展的一大关键挑战。相信正在开展的研究将进一步提高CAR-T细胞疗法的疗效,为越来越多的MM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问题六:疾病进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如何预防呢马主任?疾病进展和复发,是所有的癌症病人都不想面对的情况。但是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来说,仍然是难以避免的。几乎所有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都会经历疾病的复发,且复发以后的治疗难度会逐渐增大。不少人担心无药可用。随着创新药物与治疗手段的不断出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已经可以获得更深的缓解和长期的生存。复发分生化复发
和临床复发。生化复发是指在没有临床症状的情况下,通过实验室的检查发现疾病指标的异常。临床复发则是指患者出现了明显的相关的临床症状和指征,比如说骨疼、骨折、肾功能不全等等,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有了CRAB(螃蟹)症状。如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临床
复发,需立即启动治疗,尽可能的选用含有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
节剂、达雷妥优单抗以及核输出蛋白抑制剂等的3~4个药物。再次达
到很好的缓解状态,有冻存的自体干细胞情况下,可以进行挽救性的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临床的诊疗过程中间,患者要定期的随访,
以便早日的发现复发的迹象,患者同时坚持持续治疗,规范的用药,
不要随意的停药或者减药。现在多发性骨髓瘤已经是一个慢性的疾病,那这个我们在治疗过程中,也是要特别需要病人和医生长期的配合,从而获得更好的长生存。
问题七:马主任,复发是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面临的挑战之一,要如何应对?
多发性骨髓瘤复发分首次复发和多次复发。复发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相关因素,疾病相关因素和治疗相关因素。如患者的偏好(如住院还是门诊治疗)、年龄、体能状况、合并症、细胞遗传学特征、既往治疗的方案、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复发的时间、复发时疾病的侵袭性等,但主要受既往治疗方案、缓解程度和复发间隔时间的影响。
首次复发的患者,其治疗目标是获得深度缓解,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治疗方案要考虑既往诱导治疗方案及有效性。对于既往从未接受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应考虑疾病治疗缓解后挽救性ASCT;首次移植后缓解时间≥36 个月的患者可考虑 2 次 ASCT;首次 ASCT 后 2 年内复发或高危年轻患者,可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如果有新药的临床试验,建议首选考虑参加临床试验。
多线治疗后复发则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获得最大程度缓解。应尽可能选用新一代或者新作用 机 制 的 2~3 药 联 合 治 疗,也 可 以 考 虑 参 加CAR‑T或者临床试验等。
问题八:在面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治疗时,患者可能经历哪些心理变化?有哪些心理调适策略或资源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肿瘤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可能会经历不同的心理反应,初诊时,他们可能会感到恐惧、无助和绝望;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自卑等情绪;随着病情的波动,情绪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担心癌症复发、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日渐增长,甚至出现惊恐发作。这些心理特点需要得到医生和家属的关注和理解。患者所经历的经历不同的心理反应,期待获得心理关怀及心理疏导。心理疏导技巧:
1.倾听: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2.安慰:用温暖的话语安慰患者,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陪伴。
3.鼓励: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情绪认知,情绪管理与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家庭与社会的关注与支持也是对肿瘤患者心理康复的重要因素。专业的心理干预如心理咨询师参与,更有利于患者康复。总之,肿瘤患者的心理关怀与支持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和服务,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肿瘤患者心理关怀的认识和理解,共同营造一个关爱、支持、尊重肿瘤患者的社会环境。
结尾:好的,非常感谢马主任的精彩讲解。相信通过马主任的讲解,大家会更加了解多发性骨髓瘤的相关知识。我们了解到,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并不简单,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因此,我们强调了定期体检与及时就医的重要性,以便及早发现疾病的蛛丝马迹,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与机会。好了,本期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