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讲堂】章万勇:肺癌并不神秘 了解这些让你“肺”常健康
发表时间 2024-12-12 15:07   阅读 74784

健康大河南讯:(文│南乐县人民医院肿瘤科 章万勇)每一口呼吸,都是生命的律动。肺癌,这个隐匿而凶猛的敌人,正悄然威胁着我们的肺部健康。作为全球第一大癌种,肺癌不仅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还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而难以察觉。

肺癌是一种细胞疾病,从肺组织的上皮细胞转化成癌细胞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原发性肿瘤肿块,继而肿块长大并侵入其他组织,甚至扩散到肺和身体其他组织的恶性肿瘤。肺癌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据了约85%的病例。肺癌的诱因多种多样,吸烟是首要因素,被动吸烟、空气污染、工作场所暴露于有害物质等也会增加患病风险。家族遗传因素也是肺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肺癌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这也是其难以察觉的原因之一。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和肩膀疼痛等症状。然而,这些症状与其他肺部疾病相似,因此不能仅凭症状就自我诊断。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检查进行确诊。

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CT、PET-CT等。低剂量螺旋CT是目前已知的发现早期肺癌的最好筛查方法,其敏感度是常规胸片的4-10倍,可以检出早期周围型肺癌。对于肺癌的高危人群,如50-74岁且符合一定条件(如吸烟史、被动吸烟史、慢性阻塞性肺病史、职业暴露史、家族遗传史等)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除了影像学检查,肺癌的诊断还需要进行活检以确定肿瘤的性质。常见的肺癌活检手段有气管镜、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和EBUS等,这些都是有创操作,但诊断的准确率都在90%以上。

肺癌的治疗应明确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对患者整体状态进行全面评估,选择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以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其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期。

外科手术是肺癌治疗的首选和最主要的方法,早期肺癌的手术治疗通常能达到治愈效果。根据肿瘤的位置和大小,手术方式有所不同。对于周围型肺癌,由于一般无明显症状且手术相对简单,多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进行局部切除,如肺段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以保留更多的肺组织。而对于中央型肺癌,由于与吸烟有关且手术难度较大,可能需要采用肺叶切除术甚至全肺切除术。

化学治疗是利用抗癌药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以达到治疗目的。化学治疗大多以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药物随着血液散布全身,除了杀死癌细胞,也可能使正常的细胞受到伤害,因此会产生恶心、呕吐、贫血、掉头发以及口腔溃烂等不良反应。但这些不良反应通常可以借由药物或其他治疗加以改善。

放射治疗即所谓的放疗,是利用高能量的放射线杀死体内的癌细胞。放射治疗前,医生必须精确定位照射范围,并在皮肤上作出明显的标志,以免发生偏差,误伤周围正常的组织。放射治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搭配外科手术或化学治疗。

靶向治疗是指利用肺癌细胞内有某些在正常细胞内缺乏的特殊构造这一特性,利用专一性的药物来攻击这些构造,以杀死癌细胞,却不伤害正常细胞。例如,某些非小细胞肺癌因为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导致上皮生长因子受体表现过量,造成癌细胞快速生长及转移,靶向药物可以有效抑制上皮生长因子受体,因此可以治疗这些肺癌患者,却很少引起明显不良反应。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分子靶向治疗前需要检查患者的基因类型来确定治疗方案。此外,免疫治疗已经成为晚期肺癌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PD-1/PD-L1抑制剂的应用。一线使用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效率,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的缓解率和总体生存期会有所提高。

肺癌虽然凶猛,但只要我们了解其基础知识,掌握科学的诊断方法,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就能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每一口呼吸,都是生命的律动,让我们学习健康知识,享受美好生活。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