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讲堂】贾红霞:揭秘“隐形杀手”——间质性肺疾病,守护肺部健康
发表时间 2024-12-12 15:19   阅读 75173

健康大河南讯:(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贾红霞)当你体检发现胸部CT报告上写着“间质性肺炎”、“肺间质病变”等名词时,你是否感到困惑和不安?这些专业术语听起来让人摸不着头脑,甚至让人担心是否患上了绝症。别担心,今天我将帮助大家揭开间质性肺疾病的神秘面纱。

一、什么是间质性肺疾病?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肺部结构:气管分为左、右主支气管,逐渐向外分支形成了一棵有很多枝条的“气管支气管树”,“树枝”的末端会膨大变成一串串葡萄样的肺泡,在“气管支气管树”和肺泡里流动的是我们吸入的空气,而在“树枝”和肺泡的外面包裹着一层结缔组织形成的支撑结构,里面含有血管、淋巴管等,这就是“肺间质”。

肺间质病变就是指在肺间质这个部位因各种原因出现了慢性炎症或者纤维化的病变。所以肺间质病变、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常常混用,总的来说,医学上称为间质性肺疾病(ILD)。

二、间质性肺炎是肺部感染吗?

间质性肺炎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肺部感染。它是指肺间质发生的炎症性病变,主要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引起,也可以是吸入刺激性气体、粉尘、烟雾等非感染性因素所致。

间质性肺炎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症状,但通常不伴有高热、寒战等典型的肺部感染症状。

三、为什么会得间质性肺疾病?

间质性肺疾病是一大类疾病统称,病因复杂,各种原因都可以导致肺间质出现慢性炎症或纤维化。

①已知病因: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干燥综合征等可引起间质性肺疾病。工作环境中的粉尘接触,如接触煤尘、矽尘、石棉、金属粉尘等,或生活环境中接触鸽子、羽绒制品、面粉、发霉的干草、发霉的环境、涂料等也可导致。还有肺部放射治疗,部分抗肿瘤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

②原因不明:可能与吸烟、衰老、环境因素、免疫功能失调、肺泡损伤、修复功能失调、遗传背景等多因素相关,如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结节病等。

四、得了间质性肺疾病=绝症吗?

得了间质性肺病并不意味着就是绝症。

间质性肺疾病是一大类异质性的疾病,不同的疾病预后是不一样的。有些间质性肺疾病,如脱屑性间质性肺炎,在戒烟或脱离有害环境后,病情可以得到改善。而一些继发性的肺间质纤维化,如与风湿免疫病相关的肺纤维化,在原发病治疗好转后,纤维化也可能得到逆转。

当然,也有部分间质性肺疾病,如特发性肺纤维化,预后相对较差。但随着医学的进步,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不断涌现,患者的预后也在逐渐改善。

五、如何预防和治疗间质性肺疾病?

预防间质肺的关键在于避免有害因素的暴露,如减少粉尘吸入、改善工作环境、避免使用有害药物等。

对于已经确诊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治疗目标主要是延缓病情进展、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氧疗、肺康复治疗等。

①药物治疗

使用激素,比如:强的松、甲泼尼龙。使用抗风湿药物,比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使用抗纤维化药物,比如:尼达尼布、吡非尼酮等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的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带来的风险。

②氧疗

氧疗可缓解患者缺氧情况,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改善肺通气功能;还能缓解由于低氧所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减轻右心室负担,可延缓肺心病的发生与发展。

临床上常使用面罩和鼻导管,前者能提供更高浓度氧,而后者具有简单、价廉、方便、舒适的优点,是最常用的吸氧方式。

③肺康复治疗

腹式呼吸:患者坐位、卧位、立位均可。肩颈放松,鼻吸嘴呼,一手放于腹部,一手置于胸前,吸气时鼓肚子,呼气时稍压腹部,腹部内陷,尽量将气呼出。

缩唇呼吸:鼻吸嘴呼,呼气时嘴巴微微撅起呈“O”型(避免脸颊过度用力)吸呼比1:2,即患者吸气时默数“1、2”、呼气时默数“1、2、3、4”(时间长短可根据自身情况设定,但切记一定要吐光肺内所有的气,而后吸足)每天练习3-4次,每次10-20分钟。

吹气球:吹橡胶气球,直径为20cm,30-40次/日。

有氧运动:选择能用到大肌肉群的日常生活动作,例如散步、快走、慢跑等动作。每周3-5天,每次30分钟以上为宜。

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组复杂的疾病,但并非绝症。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因此,面对间质肺的困扰,大家不必过于恐慌和焦虑。及时就医、科学治疗才是关键。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