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讯:(文|邓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主治医师 张宇)在医院神经内科的急诊室里,每天都在上演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时速。脑卒中,这个被称为 “人类健康头号杀手” 的疾病,正以惊人的速度威胁着无数人的生命与健康。而其中,“黄金 4.5小时” 的救治时间,更是决定患者生死与康复质量的关键。掌握正确的救命识别法,或许就能在关键时刻为生命争取一线生机。
一、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 “中风”,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管被血栓堵塞,导致局部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坏死;出血性脑卒中则是脑血管破裂出血,压迫周围脑组织。无论是哪一种类型,发病后脑部神经细胞都会以每分钟190万个的速度死亡,每耽误1分钟,就会有190万个神经元及其连接的神经纤维失去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活动、语言能力,甚至危及生命。
二、为什么4.5小时是 “黄金救援时间”?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来说,在发病后的4.5小时内,通过静脉溶栓治疗,使用药物溶解堵塞血管的血栓,能使血管再通,恢复脑部血流,尽可能挽救濒临死亡的神经细胞。一旦错过这个时间窗口,血栓机化,溶栓药物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出血风险大幅增加。即便后续进行其他治疗,患者也很可能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言语不清、认知障碍等。而对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4.5小时内也至关重要,及时的诊断和手术干预,能有效控制出血,减轻脑组织损伤,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三、救命识别法:牢记 “120口诀”
“120口诀” 是快速识别脑卒中的简单有效方法,便于记忆和操作。
“1”:看一张脸,是否出现不对称,口角歪斜。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脸,或者让身边的人帮忙查看,两侧面部表情是否一致,有没有一侧嘴角下垂。
“2”:查两只胳膊,平行举起,是否出现单侧无力。让患者双臂平举,保持 10 秒左右,观察是否有一侧手臂无法维持水平位置,自然下垂。
“0”:聆听语言,是否言语不清,表达困难。让患者重复一句简单的话,如 “今天天气很好”,看能否清晰、准确地表达,有无发音含糊、词不达意的情况。
只要出现上述任何一个症状,都应立即高度怀疑脑卒中,迅速拨打 120 急救电话,千万不要抱有 “再观察观察” 的侥幸心理。同时,在等待救护车期间,要让患者保持安静,平稳侧卧,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解开患者领口、领带等束缚,保持呼吸道通畅。
四、脑卒中的高危因素
了解脑卒中的高危因素,有助于我们提前做好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血压、血脂、血糖控制不佳,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血栓形成和血管破裂的风险。此外,吸烟、酗酒、肥胖、缺乏运动、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心脏病、房颤等心脏疾病,也是脑卒中的诱发因素。年龄增长、家族遗传等不可控因素,也会使患病风险升高。
五、预防脑卒中,从日常生活做起
预防胜于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健康饮食: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原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类、豆类等富含营养的食物,减少油腻、辛辣、腌制食品的摄入。
适度运动: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以结合力量训练,增强体质,控制体重。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严重损害血管健康,戒烟戒酒或减少烟酒摄入,对预防脑卒中至关重要。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定期体检:尤其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遵医嘱规范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脑卒中 “黄金 4.5 小时” 的救治时间,如同一场与死神的拔河比赛。掌握 “120 口诀”,及时识别症状,迅速就医,是为生命争取希望的关键。同时,积极预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从源头上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和家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将这些知识牢记于心,并传递给身边的人,让更多人远离脑卒中的威胁。